赢得功名两鬓秋,巉岩登处谩夷犹。
乡关地迥三千里,金阙天高十二楼。
鹤影伴云飞渺渺,水光浮日去悠悠。
凭谁唤起东坡叟,携酒中流夜泛舟。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乡关地迥三千里,金阙天高十二楼。
鹤影伴云飞渺渺,水光浮日去悠悠。
凭谁唤起东坡叟,携酒中流夜泛舟。
赏析:
《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赤壁之战的遗址以及由此引发的联想。杜牧以“折戟”为引子,引出对往昔历史的沉思,通过对比现实与历史,表达了对战争结果的感慨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怀念。诗中的“金阙天高十二楼”和“鹤影伴云飞渺渺”等意象,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隐喻着历史的沧桑感。最后一句“凭谁唤起东坡叟,携酒中流夜泛舟”则带有一种逍遥自在、超脱世俗的闲适之情,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
诗句注释:
- 折戟沉沙铁未销: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毁。
- 自将磨洗认前朝:自己将它磨洗干净后认出这是前朝遗物。
- 乡关地迥三千里:家乡相隔遥远,距离达三千里。
- 金阙天高十二楼:皇宫之高,宛若天上的宫殿。
- 鹤影伴云飞渺渺:鹤影伴随着云雾飘荡在空中,景象优美而朦胧。
- 水光浮日去悠悠:水面上日光倒映,流动的波纹显得格外悠长。
- 凭谁唤起东坡叟:有谁能唤醒那已故的苏轼?
- 携酒中流夜泛舟:携带美酒在江水中畅游,夜晚泛舟。
译文:
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赏析:
此诗通过对赤壁战场遗迹的描写与反思,表达了诗人对战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与感慨。杜牧借“折戟”这一象征物引发思考,指出战争的成败有时并不取决于军事策略或力量对比,而是受到诸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诗中的“金阙”、“鹤影”、“水光”,都增添了几分超然脱俗之感。结尾两句更是点明了作者对于人生态度的哲思,倡导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哲学。整首诗既具历史深度,又不乏哲理内涵,展现了杜牧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