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曳长裾入帝京,年来却恨少闲行。
鲈肥秋水无张翰,瓜熟春田欠邵平。
亲老凭谁娱晚景,儿痴浑未识方名。
何当拂袖南山去,无数松枝好挂缨。
【注释】
浪曳长裾:指穿着宽大的衣服,像长袍。
帝京:京城。
鲈肥秋水无张翰:以晋张翰在洛阳做官时因秋风起,思念家乡的菰菜、鲈鱼而辞官归家为例,说自己也因思乡而辞官回家了。
瓜熟春田欠邵平:用汉代淮南王刘安的故事,说春天的瓜已经熟了,可自己还没有回到故乡去。
亲老凭谁娱晚景:靠谁来安慰年老的亲人。
方名:正确的名声。
何当拂袖南山去:什么时候能拂袖离开官场,归隐山林呢?
无数松枝好挂缨:许多松树枝可以作帽带。
【赏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入京后,由于朝廷生活太闲,所以感到厌倦,甚至有些后悔,但想到“少闲行”又觉得有点遗憾。中间两联写自己辞官还乡,心情十分复杂,既怀念家乡,又有些许不甘和失望。结尾两句表达了自己将来还要出仕的想法。全诗抒发了作者对仕与隐的矛盾心情。
这首诗前半部分写思乡之苦,表现诗人对仕途的不满,后半部分写归隐之乐,表达自己向往自由生活的情怀。
开头一句写自己身披宽袍大袖入京,是写自己入京后的情景。第二句写自己入京后的心情,说:“年来却恨少闲行”,意思是说:这几年来我常常抱怨没有空闲去游玩。第三句进一步写自己入京后的生活,说:“鲈肥秋水无张翰”,意思是说:秋天鲈鱼肥美,可是自己却没有机会像东汉张翰那样到洛阳去赏玩秋景,只好留在京城里。第四句写自己入京后的生活,说:“瓜熟春田欠邵平”,意思是说:春天的瓜熟了,可是自己却不能像淮南王刘安一样回到家乡去观赏田园风光。这四句都是从自己入京后的生活方面着笔,写出了自己入京后的一些情况和心情,是全诗的主要内容。
五至八句写自己入京后的感慨和愿望。第五句说:“亲老凭谁娱晚景?”意思是说:自己的年迈的父母怎么办呢?最后两句说:“儿痴浑未识方名。”意思是说:自己这样糊涂,怎么能够懂得什么是正道(正确的名声)呢?这里,诗人把父母比作自己,说自己不明白什么是正道。
第九句说:“何当拂袖南山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能够拂袖而去,归隐山林呢?这里的“何当”即“何时”。
第十句说:“无数松枝好挂缨”,意思是说:多少松枝都可以作为衣带,挂在身上,表示不忘本。这句中的“松枝”是象征,表示诗人不忘自己的根本,也暗指他将来要出仕。
最后一句说:“何当拂袖南山去,无限松枝好缀缨”,意思是说:什么时候能够拂袖而去,归隐山林呢?这里的“何当”即“何时”,“无限”是虚数。意思是说:什么时候能够摆脱官场的烦恼,回归自然,享受清闲呢?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诗人通过写自己在仕途上的失意、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反映了当时一部分士人对于现实政治的不满和逃避现实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