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边柳色已知秋,多少琳宫在上头。
曾向金陵门外望,莫愁湖水不胜愁。
诗句输出:
扇头见林天素诗画因次其韵
译文输出:
在扇子上看到林天素的诗和画作,我便依此作诗。
沙河边的柳色已经知晓秋天的到来,有多少富丽堂皇的宫殿位于其上。
我曾向金陵门外望去,莫愁湖的水波真是让人心生忧愁。
注释输出:
李流芳(1575-1629)明代诗人、书画家。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扇头见林天素诗画因次其韵》是明代李流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沙边柳色已知秋,多少琳宫在上头。
曾向金陵门外望,莫愁湖水不胜愁。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江南水乡图。首句“沙边柳色已知秋”,以淡雅的笔调和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深秋时节的沙边景色,给人以宁静而深远的感受。接着“多少琳宫在上头”,则将视线转向远处的宫殿建筑,暗示着这座古城的繁华与历史积淀。“曾向金陵门外望”,表达了诗人曾经站在金陵门外,遥望着远方的景致,透露出一种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最后一句“莫愁湖水不胜愁”,则将情感推向高潮,通过对莫愁湖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不舍。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人文历史的热爱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