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曲里又新年,指点京华欲到天。
喜君眉目如春雪,忘却彭城是客边。
黄河曲里又新年,指点京华欲到天。
黄河的弯曲里迎来新春,你指指点点仿佛到了京城。
喜君眉目如春雪,忘却彭城是客边。
你眉毛和眼睛像春天的雪花一样美丽,我忘记了自己是徐州的客人。
黄河曲里又新年,指点京华欲到天。
喜君眉目如春雪,忘却彭城是客边。
黄河曲里又新年,指点京华欲到天。
黄河的弯曲里迎来新春,你指指点点仿佛到了京城。
喜君眉目如春雪,忘却彭城是客边。
你眉毛和眼睛像春天的雪花一样美丽,我忘记了自己是徐州的客人。
诗句原文: 疏疏庭欲雨,花落闇高梧。月气昏三伏,天凉无一娱。病将愁共到,人与梦俱徂。心怯丹阳道,知君好去无。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词的翻译、注释以及赏析: 1. 译文: - 疏疏庭欲雨,花落闇高梧。 庭院即将下雨,花儿落下,映衬在昏暗的高梧桐上。 - 月气昏三伏,天凉无一娱。 月亮在炎热的三伏天显得昏沉,天气转凉也让人无法找到娱乐。 - 病将愁共到,人与梦俱徂。 疾病让我忧愁
除夕 除夕人犹病,挑灯思惘然。 梦魂惊隔岁,雨点入新年。 笑为小儿剧,酒因慈母颠。 生涯兼世路,只有且随缘。 译文: 除夕夜,人们仍生病躺在床上,挑亮灯火沉思着感到茫然。 梦中灵魂惊扰,似乎跨越了一年之隔,雨水滴入新年。 为孩子们的戏剧而欢笑,酒被母亲喝得失去了平衡。 我的生活与世俗道路并行,我只能顺其自然地生活下去。 注释: 1. 除夕:中国传统农历年的最后一天
春尽同仲和泛舟溪山堂雨晴春又尽,忽忽信舟轻。 松岭云不定,柳塘风易生。 出波双浴鹤,隔竹一啼莺。 何意林芳歇,幽怀得共倾。 【注释】 1. 春尽:春天结束。 2. 同仲和:指与仲和一起游赏。 3. 忽忽:心情舒畅的样子。 4. 松岭:指的是山上的松树。 5. 云不定:云彩变幻无穷。 6. 柳塘:水边的柳树林地。 7. 双浴鹤:两只白鹤在水面上嬉戏。 8. 隔竹一啼莺:一只黄莺在隔竹林中鸣叫。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逐词逐句理解原诗,然后结合注释进行赏析。注意不要遗漏诗句。 “三十等闲过”,诗人以“三十”来指代自己的年龄,表明自己在年华中度过了不少的时间,岁月流逝之快让人措手不及。“等闲”一词,是说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就这样过去了。 “行藏定若何”,诗人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来表达内心的感慨。这里
除夕 其一 愁事殊不了,如何已岁除。 千门宵鼓后,半榻佛灯初。 性癖甘从笑,交贫或易疏。 随缘吾未得,世路正踌躇。 注释: ①除夕:农历年的最后一天。②愁事:烦心事。③性癖:性格特点。④随缘:任凭缘分的安排,顺其自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除夕之夜的生活状态。首句“愁事殊不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烦恼。第二句“如何已岁除”,表达了诗人对于除夕之夜的到来感到困惑和无奈。第三
共道春园好,偏宜泛一尊。 轻阴低竹坞,落日驻花源。 水动鱼迎棹,人归鹤候门。 相看无限意,愁杀近黄昏。 注释: ①共道春园好,偏宜泛一尊。 ②轻阴低竹坞,落日驻花源。 ③水动鱼迎棹,人归鹤候门。 赏析: 《石冈园池同仲和泛舟作》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五言古诗,全诗四句,内容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在园中泛舟时的愉快心情,同时也抒发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
【注】 白门:指南京市。维舟处:旧时在南京秦淮河上的船码头停泊的地方。悬情:挂念之情。独柳条:指在秦淮河边的柳树下思念情人。京国:指京城长安。客思:客居他乡的愁思。牛女:指牛郎织女,传说中一对相爱的恋人。裴徊:徘徊,流连不已的样子。 【赏析】 《白门七夕感怀》是李白于开元十八年(730)初秋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二句写诗人对昔日与爱人在秦淮河畔相会情景的追忆;“秋风又京国”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未识𣻢师面,新诗已竞传”:还未认识这位老师(即诗人的友人王维),新作的诗就已经传开了。 注释:“𣻢师”是人名,王维的朋友;“竞传”是争相传颂的意思。 赏析:此句的意思是说,还没见到王维的友人,他的佳作就已经在人们之间传诵了。这一句是交代诗人与友人相见的时间和原因
【注释】 村酒不复醉:村酒,农村酿造的酒。复:重新、又。醉:喝醉。 残灯影渐移:残灯:未燃尽的蜡烛。 终岁计:一年一年的打算。终岁指一整年。 人有隔年期:人有隔年的盼望,即期待过春节的意思。 肮脏知难遇:肮脏,这里指贫困或潦倒。肮脏,指穷困,不得志。 浮沉意已衰:浮沉:指仕途的升迁和沉沦,也指世事的兴衰。意指对世事的态度。 黾勉慰家慈:黾勉:勤恳努力的样子。慰:安慰。家慈:对母亲的尊称。 赏析:
【注释】 ①去腊:去年腊月,即农历腊月初。 ②苦吟:勤苦地吟咏。 ③病中:患病中。 ④身健在:身体尚健。 ⑤清尊:指清美之酒。 ⑥明发:明日早晨。 ⑦只愁:只恐怕。 【赏析】 《除夕 其四》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之一。此诗写诗人除夕夜与朋友欢聚的情景,表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意。首联写诗人因思念友人而彻夜难眠;颔联写诗人虽然身患重病,但想到友人远来,仍要强打精神与之欢聚,并安慰友人不要怨恨路途遥远
注释: 1. 无识自有情 - 没有认识的人或事,却能产生深厚的情感。 2. 咫尺银河渡 - 比喻距离虽近,如同跨越银河般的艰难与遥远。 3. 不问许多时 - 不考虑太多时间的问题。 4. 渠还在何处 - 他/她现在在哪里? 5. 赏析: - 这首诗通过使用象征手法,将相思之情与自然界的“银河”相联系,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表达。诗人表达了对远方爱人深切而持久的思念,即使在物理上看似咫尺之间
【注释】 燕,指京城。李玄,李白的字。着处,此处。春风纵马,春风吹来,我纵马前行。客心,游子之心。愁见,看到。柳如丝,形容柳条细长柔韧。芒鞋斗笠,草鞋、斗笠。溪桥路,在溪边的路上。江南二月时,江南二月景色宜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李白在长安为官期间所写。诗人以“燕中”起头,说明自己身处京城;接着写到自己因思念故乡而愁绪满怀,看到路上的杨柳便勾起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最后回忆起江南春天的美景。
注释: 罂粟花娇小,低头站立;丰盈的花瓣露出。 花王不要嫉妒,我不在春天开放。 赏析: 《罂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人以罂粟自比,以“娇小垂头立”形容自己的谦逊和内敛,以“丰盈出面来”比喻自己的丰富和多产,用“花王休相妒”表达自己的自信和骄傲,用“侬不向春开”抒发了自己的独立和自主。整首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既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也体现了诗人的乐观精神
诗句释义: 短烛空烧柏,浊醪不荐椒。 岁华知几日,人道是今朝。 注释解释: - 柏:柏树,一种常绿乔木,木质坚硬,香气浓郁。 - 浊醪:酒味浓浊,指劣质酒。 - 岁华:年华,岁月。 - 几日:几天,数量词。 - 人道:人的说法,这里指人们的看法。 译文: 我点燃了一支短烛,却只能看着它慢慢燃烧;我倒了一杯浊酒,却无法把它献给椒花。岁月匆匆,不知道还有几天,人们都说今天是今天。 赏析:
【注释】 子:您。将:人称代词,指我。渡江:渡江南北。 润州城:地名。 金山寺:在江苏镇江市南。 蔚蓝:深蓝色。 赏析: 《同子将渡江题扇头小景》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绘了江南江北的风景,表达了自己思乡的情绪。首句“怕向江南渡江北”以问句起笔,写出了作者对江南的向往和对江北的依恋;次句“还从江北望江南”则以答句作结,写出了作者虽已身在江北而心中仍念江南。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
注释: 东峰忽然散开了云,飞光射向了屋檐的顶端。 不明白这消雪消融冰雪的能力,晶莹明亮却使寒冷加倍。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冬日雪景的诗。首句写东峰之云散开,阳光照进屋子;二句写日光射向屋檐,照亮了雪光,雪光闪烁,显得更加寒冷。第三句是说不知日光如何消融雪,第四句写雪光明亮,反使人感觉寒冷。整首诗以“未解”二字为线索贯穿全诗,写出了冬天的寒意以及人对冬天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