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扉寂寞枕江开,久拟逃名学老莱。
白发经秋看更短,衰颜得酒怪能回。
为台欲待生新月,扫径仍教护旧苔。
老觉耽诗终漫兴,故人才或似邹枚。
柴扉寂寞枕江开,久拟逃名学老莱。
白发经秋看更短,衰颜得酒怪能回。
为台欲待生新月,扫径仍教护旧苔。
老觉耽诗终漫兴,故人才或似邹枚。
注释:
- 柴扉寂寞枕江开:柴门(简陋的住所)显得孤寂而安静,仿佛只有江水相伴。
- 久拟逃名学老莱:我长久以来就计划着逃离世俗,效仿老子和庄子那样隐退的生活。
- 白发经秋看更短: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头发已经白了,但似乎更加稀疏了。
- 衰颜得酒怪能回:衰老的面容在酒精的作用下似乎有了些许生机和活力。
- 为台欲待生新月:我打算在新的月亮升起时,去登高远望、俯瞰人间。
- 扫径仍教护旧苔:我清理了小路的泥土,希望保持它的清洁和美观。
- 老觉耽诗终漫兴:我逐渐变得对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尝试创作诗歌。
- 故人才或似邹枚:我或许能够找到像邹阳和枚乘那样的才华横溢的人,与他们相提并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首句“柴扉寂寞枕江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孤独的环境,通过“柴扉”和“枕江”这两个意象,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诗句则进一步展现了作者内心的转变和情感变化。从“久拟逃名学老莱”到“衰颜得酒怪能回”,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年轻时的雄心壮志与如今的颓唐状态,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最后两句“为台欲待生新月,扫径仍教护旧苔”则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细节的关注和珍惜,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述和内心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