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高楼九溪上,无边风景在虚棂。
太湖一水际天绿,洞庭两山终日青。
帆带夕阳来冉冉,雁拖秋影入冥冥。
何人卷幔吹箫坐,明月满空凉露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聚远楼

  • 新起高楼九溪上,无边风景在虚棂:新的高楼建在九溪之上,无边的风景展现在眼前。
  • “聚远楼”可能是作者的居所或游赏之处。
  • “新起”表示这座楼刚建成不久,“九溪上”表明它在九溪附近的位置。
  • “虚棂”指窗户或门的框架,这里形容视野之广阔。

洞庭两山终日青:洞庭湖的两个山峦,整日都是绿色。

  • 洞庭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以其广阔的水域和美丽的风光而闻名。
  • “终日青”描绘了洞庭湖常年不变的翠绿景象。

帆带夕阳来冉冉,雁拖秋影入冥冥:帆船带着夕阳缓缓驶来,大雁拖着秋天的影子消失在天边。

  • “帆带夕阳”形象地描述了夕阳下帆船的景象。
  • “秋影”指的是秋天的天空与水面相映成趣的景色。
  • “冥冥”意味着遥远、深邃,这里用来形容天色渐暗,云层厚重。

何人卷幔吹箫坐:是谁卷起了帘子,吹着箫坐在这楼上?

  • “卷幔”指拉开窗帘的动作,可能是为了欣赏外面的景致。
  • “吹箫”是一种古老的乐器,这里可能是指有人在楼上吹奏音乐。
  • “何人”指的是谁,表达了一种疑问或赞叹的语气。
  • 结合上下文,这里的“何人”可能是在询问楼上的人是谁。

明月满空凉露零:明亮的月光洒满了整个天空,凉爽的露水也悄然落下。

  • “明月”形容月光明亮。
  • “凉露”指的是夜晚的露水,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 “零”在这里形容露珠纷纷落下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首联以新楼和无边风景开篇,展现了作者居所的开阔视野。颔联通过对比太湖和洞庭湖的景色,展现了不同地域的自然美。颈联则通过帆船和大雁的形象,传达出时间的变化和空间的辽阔感。尾联通过询问楼上的人是谁,以及明月与露水的描写,营造出静谧而宁静的氛围。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