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落风高欲下迟,水田无食苦长饥。
上林莫道归飞早,今日江南异昔时。
【注释】
初春:一作“春初”。败荷:凋谢的荷花。鸿雁:候鸟,秋天南飞,春天北返。上林:“上林苑”的省称。唐代皇宫园林。归飞早:指鸿雁秋天南飞,冬天返回。异:不同。
【赏析】
《初春题画》,是一首咏叹物候变化的诗。全诗通过咏物,表达了诗人对物候变化、季节更替的感慨之情。
首句“霜落风高欲下迟”,写初春风来时寒气尚重,秋末霜降时节,天气寒冷。“欲下迟”点出时令特点,即初春时节。次句“水田无食苦长饥”则写水田里水稻等庄稼没有收获,农民生活困苦。这两句诗紧扣诗题中的“初春”“败荷”二字展开描写,以“欲下迟”“苦长饥”两个词语表现物候现象和农民的生活状态。
颈联“上林莫道归飞早,今日江南异昔时”写鸿雁归巢,暗示时令变迁。上林:汉代宫苑名,在今陕西长安城东南。此指京城长安。江南:泛指长江以南地区。这句意思是说,鸿雁秋天南飞,冬天返回,如今却要等到春天才能飞回,说明今年春天比往年来得晚些;而江南地区也与往年不同了,说明今年江南地区的物候现象与往年也不一样,有其特殊的规律。
这首诗以咏物寄兴,托物言志。全诗四句,每句都紧扣诗题中的“初春”“败荷”二字展开描写,用“欲下迟”“苦长饥”“归飞早”三个词语来表现物候现象和农民的生活状态。同时,诗人还通过“上林”与“江南”的对比,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形势的变化。因此,这首诗不仅艺术性强,而且思想性也很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