霭霭林光雨霁初,乾坤着眼一尘无。
归云渡水春涵影,醉面便风晓出都。
乳燕教雏娇欲堕,远山当马翠如扶。
十年来去通州路,惭愧山间破衲徒。

诗句赏析

《偕献吉自京回通马上联句》诗意解读与欣赏

  1. 诗句原文及翻译
  • 原诗:霭霭林光雨霁初,乾坤着眼一尘无。归云渡水春涵影,醉面便风晓出都。乳燕教雏娇欲堕,远山当马翠如扶。十年来去通州路,惭愧山间破衲徒。
  • 译文:清晨的林子被细雨洗得更加明亮,天地之间一片宁静,没有任何杂质。归云飘过水面,春意盎然的影子映在水中。醉后的脸上感受到微风拂过,早上走出京城的道路。小燕子在教雏鸟,它们娇弱欲坠。远山就像骏马,绿草如茵。十年过去了,我已经离开通州的路,感到惭愧和羞愧。
  1. 诗人背景介绍
  • 叶元玉(1481年—1542年),号古崖,明朝清流县人。他是明代著名的诗人,著有《古崖集》,其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1. 诗意解析
  •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陪同友人从北京返回家乡途中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的清晨、自然的美丽以及旅途的愉快心情。
  • 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和怀念。
  1. 写作手法分析
  • 整首诗采用了典型的七言律诗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邃的艺术修养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 诗人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1. 文化价值与启示
  •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优美的文学作品,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与自然观。
  • 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同时也能够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创造力。
  1. 创作背景
  • 这首诗是叶元玉在陪同友人从北京返回家乡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和怀念之情。这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情感,传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这种情感不仅体现在诗中,也体现在他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上。
  1. 历史影响
  • 这首诗虽然篇幅较短,但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却非常深厚。它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被视为经典之作,深受读者喜爱。
  •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首诗的影响力逐渐扩大,成为后人学习和传颂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在文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文化层面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1. 现代意义
  •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压力和挑战,这首诗提醒我们要关注自然、珍惜生活。它鼓励我们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 同时,这首诗也提醒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古典文学的魅力。这对于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