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厓慕高士,驾车到竹林。
清论正有趣,薄言日西沈。
子今构斯亭,人岂识子心。
子有无弦琴,舍我谁知音。

崖翁亭为前人作

古崖仰高士,驱车至竹林。

清论正有趣,薄言日西沉。

今子构斯亭,人岂能识心?

子有无弦琴,舍我谁能寻音。

翻译:
古时的人们向往高士,驾车去到竹林之中。 清谈的话题令人感兴趣,太阳即将落向西边。 如今你构建这座亭子,人们怎么能了解你的心意? 你是否有无弦琴,只有我才能理解你的音乐。

注释:

  1. 古崖:指的是古代的高人或学者,他们常在高处居住,因此得名“古崖”。
  2. 慕高士:仰慕那些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
  3. 驾车:这里用“驾”和“车”来形象地描述出行的场景,强调了行动的迅速与主动。
  4. 竹林:古代诗人经常将竹子作为象征,因为竹子生长迅速且笔直,象征着人的品格。
  5. 清论:谈论的内容清新而有意义,这里的“清”可以理解为纯洁或高雅。
  6. 正有趣:意味着这种讨论是非常吸引人的,让人兴趣盎然。
  7. 日西沈:太阳慢慢落下,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太阳描绘成有情感的存在。
  8. 构斯亭:建造了这个亭子。
  9. 人岂识:怎么可能理解。
  10. 子有心:指你的内心世界。
  11. 无弦琴:没有弦的乐器,这里可能寓意着内心的平和与纯净。
  12. 舍我谁:除了我之外还有谁能理解。
  13. 谁知音:谁能真正听懂你的声音,即理解你的内心世界。

赏析:
叶元玉的这首《厓翁亭为前人作》是一首表达对古人敬仰之情的诗。诗中通过描写古崖的高士,以及他们在竹林中的对话,表达了对于古人智慧和德行的崇敬。”日西沈”这一意象,不仅描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古人的高尚品格如同夕阳般辉煌而永恒。这首诗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对话的展开,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理想状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