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许祠堂何处是,大忠西畔郭门东。
自从孤垒支强虏,谁不低头拜下风。
身死唐家当日节,力扶元气万年功。
不须再读前朝史,诗笔年来仗至公。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所作,全诗共四句。

逐句释义与译文:

  1. “题双忠祠” - 这一句直接点明了题目,即在祠堂前作诗纪念两位忠诚的将领或英雄。
  2. “张许祠堂何处是” - 询问张许(张巡和许远)的祠堂在哪里。这里可能是指代两位忠烈的祠堂。
  3. “大忠西畔郭门东” - 描述这两位忠臣的位置,西边是张巡的故居,东边是许远的故居,两者都靠近城门。
  4. “自从孤垒支强虏,谁不低头拜下风” - 表达自那两位将领死后,他们坚守的防线成为了抗击敌人的力量象征,使得敌人不得不低头佩服。
  5. “身死唐家当日节,力扶元气万年功” - 赞美张许两位将领在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坚守阵地的精神。
  6. “不须再读前朝史,诗笔年来仗至公” - 强调无需再去翻阅史书了解前朝的历史,而是通过诗歌可以见证他们的功绩和精神。

关键词注释:

  1. “双忠祠” - 指的是纪念两位英勇将领的祠堂。
  2. “张许” - 这是对张巡和许远的尊称。
  3. “郭门东” - 郭门是城墙的东面入口,所以“西畔郭门东”意味着位于城外的东侧。
  4. “孤垒” - 指孤立无援的防御工事。
  5. “元气” - 这里比喻国家或民族的精神和力量。
  6. “至公” - 公正无私。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怀念之情。通过对两位忠臣的描述,展现了他们在危难时刻所展现出的坚定和牺牲精神。同时,通过对比现在和过去,强调了英雄事迹的重要性和历史的深远影响。此外,诗中还透露出作者对于公正和历史的尊重,以及对英雄们的缅怀。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力量,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人文情怀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