薶头半世苦攻文,今日空高四尺坟。
一片秦山秋色里,几人白马哭刘蕡。
【注释】
薶头:指坟墓。
秦山:指华山。刘蕡,唐人,字子华。天宝末举进士,不第。大历中,又应制举贤良方正对策,擢为校书郎、集贤殿正字。后因事贬巴陵尉。
【赏析】
此诗首联说秀才一生埋头读书攻文,但到头来不过一个四尺高的坟头,这是以反笔讥讽当时科举取士的制度;第二联写在秋日里,一片秦山景色,几个白衣白马的人在那里哀哭刘蕡(刘子华),这是以实笔点出刘蕡被贬的悲剧。全诗用典贴切,议论明快,是一首讽刺诗。
薶头半世苦攻文,今日空高四尺坟。
一片秦山秋色里,几人白马哭刘蕡。
【注释】
薶头:指坟墓。
秦山:指华山。刘蕡,唐人,字子华。天宝末举进士,不第。大历中,又应制举贤良方正对策,擢为校书郎、集贤殿正字。后因事贬巴陵尉。
【赏析】
此诗首联说秀才一生埋头读书攻文,但到头来不过一个四尺高的坟头,这是以反笔讥讽当时科举取士的制度;第二联写在秋日里,一片秦山景色,几个白衣白马的人在那里哀哭刘蕡(刘子华),这是以实笔点出刘蕡被贬的悲剧。全诗用典贴切,议论明快,是一首讽刺诗。
这首诗的格式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下面是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注释 1. 天交夜半如漆光:天空在深夜时分像涂上了一层黑色的光芒。 2. 江南塞北鬼胆张:形容夜晚的恐惧感让两地的人都感到胆战心惊。 3. 跛魅生狞索人腑:描述一种恐怖的景象,身体有残疾的妖魔在寻找目标。 4. 我逢未敢声直吐:我遇到这种情况不敢大声说出来。 5. 愤色不收莽自走
《杂谣三首·其一》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组诗作品。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妇女懒得上机织布,她的婆婆因此催她去织布的场景,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歌开篇即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妇懒上机,婆催织布。”这里的“妇”指的是妻子,而“上机织布”则是古代女子在家中的一种常见劳作。然而,这位妻子却显得慵懒无比,不愿意去上机织布。这可能是因为妻子对家中的生活已经感到厌倦,或者她心中早已有了另外的想法。而这时
杂谣三首 其三 门有嘉宾,室无贤妇。盘有肥羊,尊无美酒。 注释: - 闻道黄龙戍:听到黄龙戍的战鼓声,暗示征人长期驻守边疆,无法归来。 - 频年不解兵:连续多年战事不断,国家未得安宁。 - 室无贤妇:家中无贤良之妇,意味着丈夫常年不在,家庭无人照料。 - 盘有肥羊:桌上摆满了丰盛的羊肉,但没有人分享,突显出孤独和冷清。 - 尊无美酒:酒杯中没有美酒,表达了主人的忧愁和客人的失望。 赏析:
诗句释义 1 夜来 - 指夜晚来临,可能是一个描写时间或环境的句子。 2. 孤魂游天云路湿 - 描述鬼魂游荡在天空的云路上,周围环境湿润。 3. 海脚秋虫蠹寒色 - 海边的秋天虫子发出的声音使得周围的环境显得寒冷。 4. 烟吞暮国秋欲啼 - 烟雾笼罩着整个国家,秋天的气息中似乎还带着哭泣声。 5. 黄狐跳梁赤狐立 - 描述两种狐狸在跳跃和站立,可能是某种场景或动作的描述。 6. 哑龙酣卧海不腥
【注释】: 1.掷花行——唐代诗人韩偓的《香奁集》中有一首诗题为《掷花行》,诗中写到“春光烂漫花如海,黄鸟飞来衔落红”,是一首描写春天花事的诗。 2.春腻——形容花朵娇艳而多情。 3.黄莺啼破小桃红——黄莺啼叫时,桃花被惊醒了,花瓣纷纷飘落。 4.花底玉壶争跳入——花底下的玉器在争先恐后地跳进去。 5.问花长得醉东风——我想问问花长到什么时候才能把酒喝醉。
鸱夷子:指春秋时代吴王夫差的儿子公子光,他后来刺杀了吴王僚夺取王位。 鞭尸何补抉眼,何苦入江不腐:这两句是说如果像鸱夷子那样把尸体扔到江里,又何必去挖眼睛呢?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 怒气如虎我穿,尔肚尔受我弩:这是说如果像鸱夷子那样把愤怒藏在肚子里,你肚子就承受得了我的箭,你的脑袋就承受得了我的斧头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全诗如下: 寄丰野人正元 今我不乐愁欲死,思君磊落之奇士。 半生抱恨何所为,两脚不曾入城市。 君家夜夜风雨鸣,无乃床头剑作精。 我亦有屋四壁静,忽然霹雳令人惊。 拔剑斫地心愈苦,心欲言之口难吐。 空作东西南北人,那得飏声健于虎。 羡君不出爱吟诗,一片赪霞映酒卮。 自笑常遭俗眼白,徒将短发报君知。 注释与赏析: 1. “今我不乐愁欲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唐朝大臣、文学家。 首先我们来看诗句: 1. 严霜倒飞泣冷兔,宫墙团团挂绿雾。 - “严霜倒飞泣冷兔”描述了一幅寒冷的冬日景象,严霜落下如同哭泣的声音,而地面上的兔子被冻得发抖。这里的“泣”和“冷”都是形容词,分别形容了霜和动物的状态。 -
杨伯翼席上送汪仲淹象先叔侄得密字 东风走红曲水,静绿拖寒迎白日。 这里的“东风”可能是指春天的风,它带走了红色的花瓣,使得水面上的花朵更加鲜艳。而“静绿拖寒迎白日”则描绘了一种宁静的景象,绿色的柳树在冬日里依然挺拔,迎着初升的太阳绽放出新的生机。 浓光飞入生赪颜,壮夫凝恨青春溢。 这里的“浓光”可能指的是明亮的阳光,它照亮了大地,使得一切看起来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词内容、作者及情感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要求学生在阅读诗歌时注意分析诗歌的意境、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艺术手法等,然后结合注释和参考答案进行具体分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前两句描写了清流之下石的险峻,表现了远道之人内心的苦楚,表达了游子思归之情
送别朋友元美 在天地间,我不怕滞留风尘。 意志和志气,能够合于道义,文章就一定真实无伪。 将来他日齐名,现在侧目相待的人, 为了这次离别,秋天的景色更加凄冷,樽前白发新。 注释: 吾曹:我们这些人。 滞:逗留,停留。 意气:意志和志气。 能:可以、能够。 无合:不合、不谐。 文章:诗文等书面作品。 真:真实、不虚伪。 齐名:齐名并称。 他日:将来。 侧目:斜视。 为别:因为离别。 还:更。 秋色
客问我孰与往来答之 朝随白云起,莫随白云卧。 深林人影稀,兀然吾一个。 注释:客人问我谁可以与我来往,我回答你早晨可以跟随白云而起,晚上可以跟随白云而眠。在深深的树林中人影很少,只有我一个人兀然独立。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通过比喻和对比的手法,生动描绘了诗人追求自由、独立的形象。诗中的“云”象征着变化无常、无法捉摸的世界,也象征着诗人对于自由的渴望
注释:把酒来谈论别离的苦楚,拉开帷幔送别友人。 白云缭绕在高大的山麓,秋天的景色笼罩着这座孤城。 我虽然才华高超却不得志,世态炎凉让我倍感凄凉。 赠你这首诗没有价值,夕阳下一片真心明亮。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抒发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内心的感受。首句“把酒论离索”,点明离别的主题。第二句“褰帷送友生”,写为友人送行的场面。第三、四句“白云高大麓,秋色重孤城”,以自然景物作比
手握手今何在,高斋共此樽。 众人方睥睨,二子向乾坤。 经术从吾浅,诗名得尔尊。 当时杨马辈,谁复在金门。 注释:我与元美的手已经紧紧地握在了一起,现在却只能通过高斋中的酒杯相互凝视着对方。众人正带着嘲讽的目光注视着我们,而我们就像二颗星辰一样,向着广阔无垠的天地伸展开我们的志向。我的经学知识很浅薄,但是我的诗名已经得到了你的尊敬。回顾当年杨慎和宋濂等人还活跃在文坛的时候
诗句 1. 林孝章贤豪人也倾盖定交赋此为别:林孝章是一位贤才豪人,我们彼此一见如故,决定结交。为了这次别离,我写下这首诗来表达我的感慨。 2. 邂逅相逢即故知:我们偶然相遇,就成为了老相识。 3. 见君肝胆识君迟:看到您如此真诚,我深感您的见识远超过一般的人。 4. 他时觅我家何在:未来的日子里,我想寻找您家的踪迹。 5. 绿树桥边露酒旗:在桥边的绿色树木下,可以看到挂着酒旗的小店。 译文
夏日行部遇明卿子与于瘿陶邑 何来漳水上,早晚发长安。 放逐吾曹在,风尘此道难。 孤城高自卧,万事醉相看。 莫击邹阳剑,霜飞五月寒。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旅途经历和内心感受,展现了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观与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交织的画面。诗中“何处来漳水”一句,引人遐想,暗示着诗人对未知旅程的好奇与期待。而“早晚发长安”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归途的渴望与无奈,展现了诗人在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