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为鸱兮,麟为狗。
仲尼不圣兮,颜渊富有。
吁来者谁兮,吾复逾垣而走。
【注释】
何当行:何时才能实现。何,何须;当,应当。
凤为鸱(chī):凤凰是鸱的别称。鸱,猫头鹰一类的猛禽。
麟(lín)为狗:麒麟是狗的别称。
仲尼不圣:孔子不是圣人。仲尼,孔丘,孔子的字;圣,圣人。
颜渊富有:颜回很富。颜回,名回,孔子的学生。
吁来者谁兮,吾复逾垣而走:是谁呀?我要越过墙跑了。吁,感叹词。者,代指“我”。逾,越过。垣(yuán),矮墙。走,逃跑。
【赏析】
此为汉末王逸《楚辞章句》中的一篇,题为《九思·遭厄》。作者借屈原自喻,以反诘语气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愤慨。全诗以问答形式展开,用典贴切、自然,语言质朴而又不失文采。
首句“何当行”,问的是何时才能实行自己的政治理想。这一句是全诗的总起,以下四句都是围绕这个中心来写自己的处境和心情。
第二句“凤为鸱兮,麟为狗”,是用《左传》中伯州犁骂桀纣的典故来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这里说,那些貌似圣明的人,其实只不过是些禽兽而已。
第三句“仲尼不圣兮,颜渊富有”,则是用《论语》中子贡问孔子:“夫子之得邦家者焉若哉?”孔子回答说:“固穷”的故事来表示自己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这里说,那些自称是圣人的人,实际上是些贫穷无依、没有出息的人。
第四句“吁来者谁兮,吾复逾垣而走”,则是用《庄子》中宋人见鬼的故事来表明自己对当时社会的憎恶。这里说,是谁把我逼成这个样子的?我要越过墙跑了。这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愤怒控诉。
这首诗是一首反战诗,通过反问的形式,表现了自己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和忧患意识。同时,它也是一首寓言诗,借古讽今,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