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云高不极,飞阁倚云开。
树杪沧溟尽,尊前紫帽来。
江湖双涕泪,天地此楼台。
纵有终焉计,能忘国士才。
【注释】
巢云高不极,飞阁倚云开:巢云,指山。高不极,形容山势高峻。飞阁,指亭阁高悬于空中。倚云开,依傍着山而建。
树杪沧溟尽,尊前紫帽来:树杪,树枝顶端。沧溟,大海。尽,消失。尊前,酒杯旁边。紫帽,紫色官服。
江湖双涕泪,天地此楼台:双涕泪,指诗人和朋友们的眼泪。天地,指国家。
纵有终焉计,能忘国士才:终焉计,即“终将如何”。能忘,忘记。国士,对国家有用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作者与友人相会于巢云书院,在酒席上互相赠言、留别,并作此诗以记之。首二句写山高而建阁;三、四句写登高所见,江山如此,令人感慨万分;五、六句写离别之情;七、八句抒发壮志未酬之感。
词的上片开头两句说:“巢云高不极,飞阁倚云开。”这两句是说,山很高,而山顶却有一个高高的亭子。这里既点题,又为下文写景蓄势。接着,“树杪沧溟尽,尊前紫帽来。”这两句说,从亭子的高处看,那汪洋大海也变得小了;而坐在酒席旁的朋友们,一个个都像穿着紫帽一样,显得格外精神抖擞。“沧溟”,大海的意思。“尽”,消失的意思。“尊前”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朋友之间的情谊深厚,友情如海,友谊长存。
词的下片写惜别之情。开始两句说,面对这青山绿水,我不禁泪流满面。这两句是实写,也是虚写,实写是说,面对这美景,自己不禁流泪;虚写的是自己的惜别之痛。接下来两句说,面对着这美丽的山水和即将离开的朋友,我的胸怀多么宽广啊!“双涕泪”,是说我和朋友一起流泪。“天地”两句,进一步抒写出自己的壮志未酬之情。“天地此楼台”,意思是说,在这高高的楼台上,我是多么希望能看到国家的振兴啊!“纵有终焉计,能忘国士才。”最后两句说,虽然我知道终将有结束的时候,但是,我不能忘记那些为国家出过力的人。“终焉计”,即终身之计。“国士”,对国家有用的人。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虽然我知道总有一天将会结束,但是我不能忘记那些为国家出过力的人。
这首词的构思巧妙,结构严谨,情感真挚。全词语言质朴无华,却情真意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