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玩世士,乃处匡山阿。
其人久已冥,春林发烟萝。
故址栗里旁,见者不忍过。
荷锄岂不苦,刈薪行且歌。
诋毁日来加,醉酒良靡他。
沉冥在一时,千载固难磨。
小儿为督邮,磬析将如何。

杂诗三十二首 其十七

昔有玩世士,乃处匡山阿。

其人久已冥,春林发烟萝。

故址栗里旁,见者不忍过。

荷锄岂不苦,刈薪行且歌。

诋毁日来加,醉酒良靡他。

沉冥在一时,千载固难磨。

小儿为督邮,磬析将如何。

注释与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变化。以下是对每一节的详细解释及其背景意义:

  1. 昔有玩世士: 描述了古代一个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生活的知识分子形象。”玩世”意味着他对世间的纷扰不感兴趣,而倾向于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土”可能指的是隐居或乡村生活,表明这位人物选择远离尘嚣,寻找内心的平静。
  2. 乃处匡山阿: 这里“匡山”是虚构的名字,可能是对某个真实地名的隐喻,用以象征隐逸之所。”阿”在这里意味着山坡或小山丘,表明人物选择了一处清幽之地居住,远离喧嚣。
  3. 其人久已冥: 暗示这个人已经达到了某种精神上的觉醒或超脱,对外界的名利看得很淡。”冥”在此处可能表达了一种对现实社会规则的不认同或拒绝。
  4. 春林发烟萝: “春林”象征着生机和活力,”烟萝”则是一种植物,通常用于形容春天时的景象。这一句表达了春天的到来给山林带来的生机,同时也暗喻人物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5. 故址栗里旁: 栗里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隐士居所,位于现今的陕西省周至县。诗人提到这个地点是为了强调人物的隐居背景和他与这片土地的联系。
  6. 荷锄岂不苦: 这里的”荷锄”可能指农作,但也可能象征承担社会责任或工作的压力,而”岂”则是反问的语气词,表示否定。”苦”表达了面对劳作的辛劳和无奈。
  7. 刈薪行且歌: 尽管劳作辛苦,但人物仍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用歌声来自我安慰。这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内在的精神力量。
  8. 诋毁日来加: “诋毁”指的是批评和非议,”日来加”表示这种情况日益严重。这反映了诗人感受到的社会环境对他的压力和挑战。
  9. 醉酒良靡他: 通过使用”良”字,诗人表达了即使在困境中,他仍然能够找到乐趣和解脱的方式,即饮酒。”他”指代其他事务或责任,表明即使在面对困难时,他也能保持一种超然的心态。
  10. 沉冥在一时: 再次强调了人物对当前时刻的专注和沉浸,”沉冥”在此意指深入思考或内省的状态。”一时”可能是指特定的时间段,表明这种状态是暂时的。
  11. 小儿为督邮: 此句通过对比,揭示了诗人与周围环境的疏离感。”督邮”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监督地方官员,诗人将其与孩子相提并论,表达了对权力斗争或官场纷争的不屑一顾。
  12. 磬析将如何: 最后的提问表达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磬析”可能代表一种分析或判断的行为。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形势变化的焦虑以及对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感。

这首诗通过对一位隐居者生活细节的描述,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现实压力的抗争。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隐逸生活的赞美,也是对人性中寻求平衡与和谐的深刻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