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井肃阴森,岳庙闷以清。
车前当路翻,红葵夹阶生。
羁人散烦疴,纡徐步中楹。
时禽变好音,庭柯敷夕荣。
讵知沮洳场,旷然获悠情。
这首诗的标题是“述愤”,共十七首,弘治乙丑年四月作。这是诗人在被弹劾时写的作品,表达了他的内心愤懑之情。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 苔井肃阴森,岳庙闷以清。
- “苔井”指的是长满青苔的井,给人以阴沉、压抑的感觉。“岳庙”则是祭祀祖先的庙宇,这里用来象征庄重、神圣之地。“闷以清”意味着虽然庄严神圣,但内心却感到郁闷不安。
- 车前当路翻,红葵夹阶生。
- “车前”是一种植物,叶子可以覆盖道路,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红葵”则是另一种植物,它的红色花朵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当路翻”形容这种植物生长旺盛,生命力强盛。“夹阶生”则描绘了这种植物的生长状态,它在台阶两侧生长茂盛。
- 羁人散烦疴,纡徐步中楹。
- “羁人”指的是被囚禁的人。“烦疴”是指内心的烦恼和疾病。“纡徐步中楹”形容诗人在台阶上缓缓行走,悠然自得。这里的“中楹”指的是台阶的中段,象征着人生旅程中的某个阶段。
- 时禽变好音,庭柯敷夕荣。
- “时禽”指应时而至的鸟儿,它们的到来预示着好消息的到来。“好音”则形容这些鸟儿的歌声悦耳动听,给人带来愉悦的心情。“敷夕荣”形容庭院中的树木在夕阳下焕发出美丽的光彩。
- 讵知沮洳场,旷然获悠情。
- “沮洳场”指的是泥泞不堪的地方,暗喻人生中的困境或挫折。“旷然获悠情”则表示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反而能获得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这里的“悠情”指的是宁静、愉悦的情感,与前面提到的“烦疴”、“焦虑”形成鲜明的对比。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苔井、车前、红葵等自然景观,以及被囚禁的诗人在台阶上的行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愤懑和解脱之感。诗中运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的深刻理解。通过对逆境中的宁静和自由的追求,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的一种豁达和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