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郁岧峣,虎豹守其隅。
番番九苞禽,颉颃舞云衢。
衔书奏至尊,青龙与之俱。
光夕绝还响,徙倚空愁予。
【注释】
《咏史》之一:弘治乙丑年四月作。是时坐劾寿宁侯逮诏狱。其一
天门郁岧峣,虎豹守其隅。
番番九苞禽,颉颃舞云衢。
衔书奏至尊,青龙与之俱。
光夕绝还响,徙倚空愁予。
【赏析】
这首诗写于明代弘治年间(公元1487—1505年)。当时,作者因弹劾寿宁侯而被牵连下诏狱,诗中表达了对此事的愤懑之情。
首联“天门郁岧峣,虎豹守其隅。”写天门山雄伟险峻,像虎豹一样威武雄壮。
颔联“番番九苞禽,颉颃舞云衢。”写九苞禽(即凤凰)在天空中翻飞,与虎豹一同守护着天门山。
颈联“衔书奏至尊,青龙与之俱。”写凤凰衔着书信向皇帝汇报,表示忠诚。同时,也暗示了朝廷中有像凤凰一样的人才,他们为国家出力。
尾联“光夕绝还响,徙倚空愁予。”写夜幕降临时,凤凰的叫声已经消失,自己只能徒然地站在高处,空发愁绪。
这首诗运用了夸张、比喻等手法,将天门山描绘得如虎豹般威严,将凤鸣声比作龙吟,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自己的愤懑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忠诚、报国无门的无奈和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