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衲投金地,谈空湛远心。
生涯翻贝叶,踪迹寄巢禽。
法鼓喧朝梦,昙花雨夜吟。
几因观色相,物物自萧森。
巢林和尚
披衲投金地,谈空湛远心。
生涯翻贝叶,踪迹寄巢禽。
法鼓喧朝梦,昙花雨夜吟。
几因观色相,物物自萧森。
注释:
- 披衲投金地:披着僧衣来到金子般的土地上。披衲,僧人的衣服;金地,金子般的地方,指寺庙。
- 谈空湛远心:谈论禅宗,追求超脱世俗的心灵。谈空,禅宗的一种修行方法,即通过言语、文字来领悟佛法的空性。湛远心,心灵深远,不受尘世纷扰。
- 生涯翻贝叶:生活就像翻动贝叶经一样。贝叶经,佛教的经典之一,用贝叶制成,故称。
- 踪迹寄巢禽:身影就像寄居在鸟巢中的禽鸟,没有固定的栖息地。踪迹,行踪,比喻人生漂泊不定。
- 法鼓喧朝梦:清晨时分,寺院里传来阵阵法鼓声,如同在梦中一般。法鼓,佛寺中用来报时和举行仪式的木制乐器。
- 昙花雨夜吟:像昙花一样短暂的生命,只能在雨夜中绽放一次。昙花,一种夜间开放的花卉,因其开放时间短暂而得名。雨夜,雨水滋润的夜晚,暗示生命的脆弱。
- 几因观色相,物物自萧森:因为经常观察万物的现象和本质,所以对世间的一切产生了感慨和思考。物物,指世间万物;萧森,凄凉冷落,形容景色荒凉、气氛沉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的生活状态和他内心的感悟。诗人通过“披衲投金地”和“谈空湛远心”等词句,表达了自己追求禅宗修行、远离尘世纷扰的决心。接着,“生涯翻贝叶”、“踪迹寄巢禽”等句,生动地描绘了僧人生活的艰辛和漂泊无定。最后,“法鼓喧朝梦”和“昙花雨夜吟”两句,形象地展现了僧人在寂静与喧嚣之间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超越。全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修行和世事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