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东山一登眺,谢公游处事多违。
奕棋人去亭空在,洗屐池闲草自辉。
明月每依江水落,白云时逐野僧归。
风流千古悲陈迹,独倚高楼送夕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登东山》。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第1句:“为爱东山一登眺,谢公游处事多违。”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东山的热爱之情。谢公,即谢灵运,是中国南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他的山水游记广为流传。诗人在这里用“谢公”来比喻东山的美,暗示自己喜爱东山的自然风光,但同时也表示自己的行为与东山的精神相悖。
第2句:“奕棋人去亭空在,洗屐池闲草自辉。”
这句诗描绘了东山景色的变化。奕棋的人已不在(指谢灵运),亭子虽然空着,但依然存在。而洗屐的池塘也显得安静,周围长满了青草。这里的“奕棋”、“洗屐”都是古代文人雅士的活动,而“亭空”、“池闲”则描绘了东山的宁静与悠闲。
第3句:“明月每依江水落,白云时逐野僧归。”
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明月常常伴随着江水下落,白云时而在野外飘荡。这种景致让人联想到谢灵运的山水画中的景色,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自由的向往。
第4句:“风流千古悲陈迹,独倚高楼送夕晖。”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东山虽然曾经是风流人物聚集的地方,但现在却已成为历史陈迹,只能通过欣赏夕阳来感受过去的美好时光。这里的“独倚高楼送夕晖”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望着夕阳西下的场景,既表现了他的孤独感,也透露出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综合上述诗句,可以看出这首诗通过对东山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自由的向往。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赏析:
这首诗以“东山”为主题,通过描绘东山的自然美景和历史遗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历史文化和自由之向往的情感。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奕棋”、“洗屐”,以及“明月”、“白云”等,这些意象和象征都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此外,诗人还通过对比和转折的手法,使整首诗更加富有层次感和情感张力。最后,诗人在结尾处用“独倚高楼送夕晖”,既表现了自己的孤独感,也传达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