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高柳石桥斜,春燕衔泥掠远沙。
叠嶂笼烟晴亦雨,长江浴日浪生花。
百年行役真成梦,满道尪羸重可嗟。
溪上人家逢谷雨,又闻租吏索新茶。
【注释】
登台院:在今江苏镇江市北。答彭宪副:彭应科,字宪副,浙江人,曾任翰林院侍讲学士,与苏轼友善。
【译文】
夕阳斜照石桥高,柳树倒映春江水。
层层山峦笼着烟雨晴也雨,长江水波浴着阳光闪花光。
人生百年行役真如梦,满路残废令人可叹嗟。
溪边人家逢谷雨,又听租户索讨新茶叶。
【赏析】
《和彭应科登台园》是宋神宗熙宁七年(西元一〇七四年)苏轼任徐州知州时所作,当时徐州一带的农民正遭受连年的灾害,苏轼在诗中对农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此诗首联“夕阳斜照石桥高,柳树倒映春江水”,写暮色苍茫之中,夕阳斜照在石桥上,柳树的影子倒映在江面上。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给人以宁静而美好的感受。
次联“叠嶂笼烟晴亦雨,长江浴日浪生花”。诗人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层层叠嶂笼罩着烟雾,晴日里也仿佛是雨天;长江水波荡漾,阳光照射在江面上,泛起了层层浪花。这两句诗以形象生动的手法,描绘出自然景观的壮丽,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联“百年行役真成梦,满道尪羸重可嗟”。诗人感叹人生的短暂和艰辛,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这里的“百年行役”指的是人生百年的时间,而“行役”则是指奔波劳累的生活。诗人用“真成梦”来形容人生短暂的感觉,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奈和感慨。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矛盾。
四联“溪上人家逢谷雨,又闻租吏索新茶”。诗人来到了溪边的农家,遇到了正在忙着收割庄稼的农民。他们正在迎接一年一度的丰收季节——谷雨节。诗人听到农民们抱怨租户索要新茶,表达了对他们生活困难的同情。这两句诗以真实的笔触描绘了农民的生活状况,让人感同身受。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农民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农民的同情。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融为一体,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