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城舒一望,明月下银沙。
草阁平临野,溪流半绕槎。
树严秋尚茂,兰静晚宜花。
不为寻真隐,谁能卧紫霞。
【注释】
高城:指高高的城墙。舒:伸展,远望。银沙:月亮照在沙滩上像银一样闪烁。草阁:草房。平临野:平坦地靠近原野。溪流:山间的溪水。半绕槎:水流绕过小木筏(槎)。树严秋尚茂:树木虽已到了秋天,仍然茂盛。兰静晚宜花:兰花在傍晚的时候最适宜开花。寻真隐:寻找隐居的地方。紫霞:紫色的云彩,这里比喻仙人居住的山峰。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诗作。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优美,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
首句“高城舒一望,明月下银沙。”描写了站在高处远望的景象。高高的城墙在月光下显得更加清晰,而月亮下的沙滩则闪烁着银色的光芒。这句诗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受,营造出一种宁静、美丽的夜晚氛围。
次句“草阁平临野,溪流半绕槎。”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草屋平放在田野之上,溪水半绕着小木筏,这些细节都生动地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第三句“树严秋尚茂,兰静晚宜花。”则转向对植物的描述。虽然已经到了深秋季节,但树木仍然繁茂挺拔,兰花在晚上盛开得最为美丽。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衬托,展现了大自然的生命力和美丽。
最后一句“不为寻真隐,谁能卧紫霞。”则是诗人内心的写照。他并不寻求真正的隐居之地,因为谁能够真正享受那份宁静和自在呢?这里的“紫霞”既指山峰,也暗喻仙人居住的地方。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隐逸生活的独特感悟。它不仅让人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也让读者思考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和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