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槛散沉思,高斋瞻夜云。
人闻河汉语,天示斗星文。
有恨能销骨,无诗可赠君。
溪风与岩露,悲哽若为分。
注释:
秋夜
秋天夜晚,我独自坐在曲槛上沉思。高高的斋房,我望着夜空中飘动的云彩。人们听到河边传来了汉语,天象显示着斗星的文字。心中充满了哀愁,却无法用诗歌来表达。溪边的风声与山岩上的露水声交织在一起,让我悲从中来,不知如何是好。
赏析:
此诗是写秋夜怀思之情,表现了诗人在秋夜的孤独、寂寞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复杂。
首联“秋夜”,点出时令,也写出时间是在夜晚,为全诗定了一个时间背景。“曲槛散”三字,描绘出一个宁静的画面,曲槛上没有雕饰,只有淡淡的月光洒落其中,让人感到一种静谧和安详。
颔联“高斋瞻夜云”,则是进一步描绘诗人的内心世界。高高的斋房,意味着诗人身处高处,视野开阔,能够看到远处的星空和云彩。而“瞻夜云”,则表明诗人在夜晚抬头望去,看着天空中的云彩。这既是对自然景象的观察,也是对内心情感的一种抒发。
颈联“人闻河汉语,天示斗星文”,则是诗人从自然现象联想到人类语言和星辰的变化。河汉(银河)是古人对天上星星的称呼,这里指的是天上的繁星。诗人通过“闻”字,表达了他对天文现象的好奇和向往。同时,他还将这种变化与人类的言语联系起来,认为星辰的语言是人类无法完全理解的。
尾联“有恨能销骨,无诗可赠君”则是诗人对自己情感的总结。他感到自己心中有无尽的悲伤和怨恨,这些情感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他的身心。然而,他又觉得自己无法用诗歌来表达这些情感,只能默默地承受着内心的痛苦。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静谧的秋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种种感慨。他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同时,他也通过诗歌的形式,将自己的情感传递给读者,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悲痛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