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连尊酒坐虚堂,萧索诗衾拥半床。
台上落红寒烛烬,雨中残碧晚榴香。
江波已没龙泉剑,海月空惊燕子梁。
故旧飘零如昨日,百年真有几多长。
诗句如下:
留连尊酒坐虚堂,萧索诗衾拥半床。
台 上落红寒烛烬,雨中残碧晚榴香。
江波已没龙泉剑,海月空惊燕子梁。
故旧飘零如昨日,百年真有几多长。
接下来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释:
注释与赏析
- 第一联:“留连尊酒坐虚堂,萧索诗衾拥半床。”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书房内与好友畅饮的情景。“留连”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留恋之情,而“虚堂”意味着空间空旷,可能象征着一种内心的空虚或孤独。“萧索诗衾拥半床”形容诗人在寒冷的夜中,只有被薄诗所包围的被子相伴,反映了诗人的孤寂和冷清。
- 第二联:“台上落红寒烛烬,雨中残碧晚榴香。” 这里,“台上落红”可能是指窗外凋落的花瓣或落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或是季节的变迁。“寒烛烬”则暗示着夜晚的寒冷和室内的暗淡。”雨中残碧晚榴香”中的榴花,在雨中更显得鲜艳,这种对比增强了诗句的艺术效果。
- 第三联:“江波已没龙泉剑,海月空惊燕子梁。” 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观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心境。“江波已没龙泉剑”,可能是用来形容江水上涨淹没了珍贵的龙泉剑,象征失去重要之物的痛苦。“海月空惊燕子梁”,则可能意味着月光映照下的古建筑(燕子桥)显得更加凄凉。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
- 第四联:“故旧飘零如昨日,百年真有几多长。”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事变迁、生命短暂的感慨。“故旧飘零如昨日”意味着曾经熟悉的人和事已经不复存在,如同过去一样遥远。“百年真有几多长”则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这两句诗深刻地反映了人生的悲凉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 总体情感:整首诗渗透着一种深深的哀愁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刻认识。
-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意象,通过具体的景物来传达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落叶比作“落红”,将江水淹没宝剑比作“江波已没龙泉剑”,都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文化背景: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文人士大夫常常面临着政治上的失意和生活上的困顿。这首诗可能是石宝在经历了个人挫折或社会动荡后所作,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 历史影响:这首诗虽然出自明朝文人之手,但由于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也有一定的启发和影响。它展示了诗人如何在逆境中保持文学创作的追求和对美的追求。
《宿郭乡丈书轩·其四》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深度的作品。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人生感悟,石宝成功地表达了他对时间和生命的深深感慨。这首诗不仅是明代诗词艺术的佳作,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