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柄丹葩展未齐,晚风人立画亭西。
翠衿双鸟翩翩下,应识莲花似越溪。

【注释】

新花曲四首其三:指陆游《新花曲》中的第四首,题为《荷花》。晚风人立画亭西:荷花亭在城西。晚风吹来,荷花盛开,诗人站在亭中观赏。翠衿双鸟,翠色衣襟的鸳鸯鸟。下:落下。应识,应当知道,了解。莲花似越溪,荷花像越溪的莲花。越溪,浙江绍兴境内一条河流。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作者以写荷花为题,从荷花的生长、开放到凋零,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最后以荷花比喻出对故国的怀念,表达了对国势衰微的悲慨之情。全词构思精巧,层次分明,语言清新自然,感情真挚深沉,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绿柄丹葩展未齐”,起笔先点明时令和景物。绿柄,即荷叶,有青翠之色;“丹葩”即荷花,因初开时颜色红艳如丹砂而得名。“展”字点明了时间,说明此时正值荷花初开时节。“展”与“齐”相对,表明花朵尚未完全展开。“未齐”二字既写出了荷塘中荷花生长的自然状态,又为下文写荷花的娇艳美丽作了铺垫。

“晚风人立画亭西”,这一句是写景兼点明时间。晚风拂面,荷花已经盛开,作者站在画亭的西边,观赏着这一美景。“晚风人立画亭西”,不仅点出了时间和地点,更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和神态,把荷花的美丽表现得淋漓尽致。

“翠衿双鸟翩翩下”,此句进一步描绘出荷花的美丽。这里的“翠衿”是指荷花的叶子,翠绿色如同衣裳一般;“双鸟”则是指鸳鸯鸟,这两种美丽的生灵在荷花丛中翩翩起舞,仿佛是在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色。“翩翩下”一词用得非常贴切,形象地表现了鸳鸯鸟轻盈飘逸的身姿。同时,这也暗示了荷花的美丽足以吸引这些美丽的生灵前来观赏。

“应识莲花似越溪”,此句则是作者的想象之辞。他想到越溪的莲花与这里的荷花相似,也许那群鸳鸯鸟也曾经飞临过越溪赏花吧?这样一想,荷花的美丽就更加凸显出来了。“莲”、“越”二字谐音,这里巧妙地运用了谐音手法,使得整首词更加生动有趣。

整首词以写荷花为主题,通过对荷花的生长、开放以及观赏者的感受等方面的描绘,将荷花的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想象之辞,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对荷花的描述之中。这种写法使得整首词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