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照荒灯宿古祠,祭馀山路独归迟。
谁教夜雨移床后,正值秋风破屋时。
岂谓人生非梦幻,极知平地有欹危。
感今怀古无穷意,只许前朝谏议知。

【注释】

曾照荒灯宿古祠:曾在荒废的灯光下,住在古祠堂里。

谁教夜雨移床后:是谁让我在夜里下雨时,把床搬到了后面?

正值秋风破屋时:正巧遇上秋风扫落叶时节。

岂谓人生非梦幻:难道说人生不就是一场梦吗?

平地有欹危:平地上也有危险的地方。

感今怀古无穷意:感慨今天,怀念过去,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绪。

只许前朝谏议知:只能让从前的贤臣(刘谏议)知道这一切。

【赏析】

《重宿刘谏议祠有感》是一首七言绝句。诗写诗人在风雨之夜,独宿刘谏议祠中,触景生情,感慨良多,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命运无常、世事变化莫测的深深忧虑。全诗语言凝练,意象生动,情感深沉。

首联“曾照荒灯宿古祠,祭馀山路独归迟。”诗人曾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荒废的灯光下,独自住进了刘谏议的祠堂里。当他祭祀完毕,天色已晚,独自踏上回家的路时,发现道路变得泥泞难行,不得不放慢了脚步。这两句诗通过对刘谏议生前祭祀的情景进行描绘,烘托出刘谏议生前的崇高形象及其生前与世人的交流往来,同时为下文作铺垫。

颔联“谁教夜雨移床后,正值秋风破屋时。”诗人不禁感叹:“是谁将我的床从后面移到了前面?正当秋风扫落叶的时候。”这一联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刘谏议生前生活简朴无华,以及他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不屈精神的赞赏之情。

颈联“岂谓人生非梦幻,极知平地有欹危。”诗人感慨道:“哪里知道人生就像一场梦呢?即使站在平地上也可能会有危险啊!”这里的“平地”指的是平坦的地方,而“欹危”则指倾斜或不稳定。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无常和变幻莫测的深刻认识。

尾联“感今怀古无穷意,只许前朝谏议知。”诗人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感慨今天,怀念过去,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绪。”然而,他只能向刘谏议这样的贤臣倾诉自己的内心感受。这里的“只许”二字,表明诗人只能向过去的贤臣倾诉自己的心情,不能向现在的统治者表达自己的诉求。

整首诗以刘谏议的事迹为背景,通过对诗人在风雨之夜独自归家的经历进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常和变幻莫测的深深忧虑以及对刘谏议生前生活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还借诗歌抒发了对自己身处乱世的无奈之情及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