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易飘转,忽如车毂尘。
与子十年别,念君如旧贫。
感慨奏诗篇,况复届阳春。
为问城中景,一一及交亲。
白璧犹待价,巨鱼多戢鳞。
昔时富游子,忽为寒乞身。
荒芜积水处,时见红楼新。
贱子负干戈,依然羁旅人。
遭逢太平年,幸免罹苦辛。
感此人事变,对谈忽忘真。
逢太原故人
浮生易飘转,忽如车毂尘。
与子十年别,念君如旧贫。
感慨奏诗篇,况复届阳春。
为问城中景,一一及交亲。
白璧犹待价,巨鱼多戢鳞。
昔时富游子,忽为寒乞身。
荒芜积水处,时见红楼新。
贱子负干戈,依然羁旅人。
遭逢太平年,幸免罹苦辛。
感此人事变,对谈忽忘真。
译文:
人生如同易逝的浮萍,忽然间如同车毂扬起的尘埃。与你分别已有十年,怀念你依旧贫穷。感慨于岁月变迁,更逢春天之际。想问城中景况如何,是否一切如旧?
注释:
- 浮生易飘转:人生的飘零不定。
- 忽如车毂尘:如同车轮扬起的灰尘一般突然而短暂。
- 十年别:与你分别已有十年。
- 念君如旧贫:怀念你仍然贫穷。
- 感慨奏诗篇:感慨时光飞逝,如同奏响的诗歌篇目。
- 届阳春:到达春天。
- 为问城中景:请问城中的情况如何?
- 白璧犹待价:就像白璧等待高价一样。比喻人才仍待发掘和重用。
- 巨鱼多戢鳞:像巨鱼隐藏其鳞,比喻人才被压抑或隐藏。
- 昔时富游子:过去的富家子弟。
- 忽为寒乞身:突然变得贫困潦倒。
- 荒芜积水处:荒凉的水边。
- 时见红楼新:不时能看到新的红楼建筑。
- 贱子负干戈:我带着武器和兵器。
- 依然羁旅人:依然是四处漂泊的旅人。
- 遭逢太平年:遇到了和平的时代。
- 幸免罹苦辛:侥幸没有遭受苦难。
- 感此人事变:对于这些人的变化感到惊讶和不解。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遇到一位旧友时的感怀之作。诗人通过对时间的流逝、友情的变迁、个人命运的坎坷等进行描述,反映了他对世事无常的认识和感慨。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手法,如“白璧”和“巨鱼”,寓意着才华被埋没和人才被压抑,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遭遇的同情。此外,诗中的对比和转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