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采山木,凌虚上征。
松桧干云,幽隐乍明。
下有饮涧之群猱,上有鸣鸟之嘤嘤。
短柯一振山谷应,豕鹿辟易豺貙惊。
吾闻仲夏斩阴木,百草黄落秋令行。
先刊菑翳后朴樕,钜材养之待栋楹。
城中贵薪若贵桂,两肩取足何求赢。
从来贤达适志耳,岂山而樵惟董生。
劳形不殊抱瓮叟,食力亦有孺子耕。
嗟哉樵隐有至理,机事未忘安可评。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但可以看出是宋代文人的作品。诗中描绘了南山上樵夫的生活情景,展现了他们的勤劳、坚韧和智慧。
首句“采采山木,凌虚上征”,描绘了樵夫们辛勤劳作的场景,他们采集山中的木材,然后运到山上。这里的“凌虚上征”形容樵夫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接下来的句子“松桧干云,幽隐乍明”,则描写了山中树木的生长状态,松柏高大挺拔,云雾缭绕之中显得更加明亮。这里的“幽隐乍明”表达了樵夫们在艰苦环境中依然保持坚韧不屈的品质。
接下来的诗句“下有饮涧之群猱,上有鸣鸟之嘤嘤”,进一步描绘了樵夫们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景,群山中有猿猴嬉戏,树上有鸟儿歌唱。这里的“嘤嘤”形容鸟儿的歌声清脆悦耳。
“短柯一振山谷应,豕鹿辟易豺貙惊。”这两句诗描述了樵夫挥舞木棍时山谷回响的情景,野猪鹿等动物听到声响后惊慌失措,而豺狼也感到害怕。这里的“豕鹿辟易”形容它们因为受到惊吓而四散奔逃。
“吾闻仲夏斩阴木,百草黄落秋令行。”这句话引用了一句古诗,意思是说在仲夏时节砍伐树木,百草枯黄,秋季到来。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季节变化的敏锐观察力。
“先刊菑翳后朴樕,钜材养之待栋楹。”这两句诗描绘了山林中树木的生长过程,先砍伐杂树,再培育大木,以备日后建筑之用。这里的“巨材”指的是巨大的木材。
最后一句“城中贵薪若贵桂,两肩取足何求赢。”则是诗人对于现实社会的讽刺,城里人珍视桂木,而樵夫们却只拿薪木为生,生活困苦。这里的“赢”字表示满足的意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南山樵夫的生活情景,展现了他们的勤劳、坚韧和智慧,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同时,诗人通过对比樵夫们的艰辛生活与城里人的奢侈生活,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