贱子歌残莺,莺歌声递续。
负此垂杨阴,明朝日月促。
宛转复迟回,莫是离人曲。
似恨上林枝,春啼犹未足。
玉堤几度听凄清,半是湘灵鼓瑟声。
朝桃花上音难写,暮雨台中梦不成。
幽谷东头乔木近,殷勤更奏商弦引。
征马踟蹰泪暗垂,芳心郁结愁难尽。
残莺复残莺,羁怀今夜生。
茫茫海角难求友,漠漠天涯谁有情。
须知不是乌衣比,空烦王谢堂中耳。
今人惟有名利亲,不爱清秋爱暮春。
老舌如簧君莫惜,堤防利口能黄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端的作品,名为《残莺》。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一幅残莺啼鸣的画面,后半部分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
诗句如下:
贱子歌残莺,莺歌声递续。
负此垂杨阴,明朝日月促。
宛转复迟回,莫是离人曲。
似恨上林枝,春啼犹未足。
玉堤几度听凄清,半是湘灵鼓瑟声。
朝桃花上音难写,暮雨台中梦不成。
幽谷东头乔木近,殷勤更奏商弦引。
征马踟蹰泪暗垂,芳心郁结愁难尽。
残莺复残莺,羁怀今夜生。
茫茫海角难求友,漠漠天涯谁有情。
须知不是乌衣比,空烦王谢堂中耳。
今人惟有名利亲,不爱清秋爱暮春。
老舌如簧君莫惜,堤防利口能黄白。
译文如下:
贱子唱着残莺的歌声,歌声连绵不断。
背负着这垂柳的阴翳,明天的时间过得飞快。
宛转又迟回,难道是离别的人在弹奏吗?
似乎怨恨那上林的枝条,春天的啼鸣还不够。
多少次听到玉堤上的凄清声音,一半是湘灵击鼓的声音。
早晨桃花上音符难以书写,黄昏时雨中的梦中也难成行。
幽静的小山谷东边的树木靠近我,更加用心地演奏商调的乐曲来引导。
征夫停下脚步泪眼模糊,内心忧愁难以平息。
残存的莺鸟又残存的莺鸟,羁旅之心在这夜晚产生。
茫茫天涯何处寻找朋友,漠漠天空谁有情义可依。
要知道这不是乌衣巷可比的,徒劳地烦恼在王谢的堂前。
如今之人只追求名利亲近,不喜爱清秋偏爱暮春。
像老舌一样善于说话的人请珍惜,防备那些会说话的人能带来利益。
赏析如下:
这首诗以残莺为题,抒发了诗人对离别和思念的情感。诗的开头描绘了一幅残莺啼鸣的画面,通过“贱子歌残莺”这一形象化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哀叹。接着,诗人以“负此垂杨阴”等句,描绘出了一种凄凉的背景氛围。而“宛转复迟回”一句,则进一步烘托出诗歌的氛围。最后,诗人用“莫是离人曲”一句,巧妙地将残莺与离别之人联系起来,使得整首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诗中的“茫茫海角难求友”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孤独和无助的感叹;“漠漠天涯谁有情”一句,则揭示了诗人对于人情冷漠、世态炎凉的感慨。这些情感的表达,都与诗歌的主题紧密相连,使得整首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诗人还通过对景物的刻画,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看法。诗中的“芳心郁结愁难尽”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痛苦,也揭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深思考。这种对人生的关注和思考,使得整首诗歌的内涵更加深刻。
李端这首《残莺》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唐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