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屋苍松多午阴,相携阴下一闲吟。
干承雨露参天直,根结茯苓入地深。
旁立断碑还草莽,人磨荒藓认辽金。
慇勤爱护莫摧折,恐负栽培造物心。
注释:
祠屋:祠堂。
苍松:苍翠的松树。
相携:相伴。
参天:形容树木高耸入云。
干承雨露:树干承受着雨水和阳光。
参天直:高大挺拔。
根结茯苓:松树的根部结着茯苓,是一种中药。
入地深:深入地下。
草莽:草丛。
断碑:被破坏的石碑。
草莽还:被放回到草丛中。
辽金:指清朝的辽宁和金朝。这里指清朝的统治。
慇勤爱护:殷勤地爱护。
摧折:折断。
造物:自然的造化者,指上天。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庙下的古松,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慨。
首句“祠屋苍松多午阴”,描绘了祠堂前茂盛的苍松,为整个诗篇定下了宁静、古朴的氛围。接着“相携阴下一闲吟”,诗人和朋友在树下一起悠闲地吟诗,展现了与友人共享宁静时光的场景。第二句“干承雨露参天直”,赞美了松树不畏风雨、坚韧不屈的精神。第三句“根结茯苓入地深”,则赞美了松树扎根深厚、生命力顽强的特性。
接下来的诗句则是对松树的保护和赞颂:“旁立断碑还草莽,人磨荒藓认辽金。”这里的断碑象征着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而人们则在这片草莽中寻找过去的遗迹和故事。最后一句“慇勤爱护莫摧折,恐负栽培造物心”,诗人呼吁大家要珍惜和保护这些自然和生命的力量,因为它们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整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以及对历史的尊重和保护的呼唤。这种对自然和生命的赞美,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追求,也表达了对社会和谐与进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