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风已遍上神州,路入祇园景更幽。
苔径雨馀偏却暑,石亭风静不知秋。
天花坠处禅心定,贝叶翻时俗气收。
试问山中能事者,原来亦有好诗流。
【注释】
游屏山:指游览屏山寺。
观风已遍上神州:指观赏各地的风光。上神州:指全国各地。
路入祇园景更幽:指进入祗园寺,景色变得更加幽美。祇园:即祗树给孤独园,是印度佛教传说中的一座寺院。
苔径雨余偏却暑:苔径,指长满青苔的小径。雨余,指雨后。却暑,使暑气消退。偏,副词,反而、倒地。
石亭风静不知秋:石亭,指岩石上的亭子。风静,指风很静。不知秋,指不觉得秋天到了。
天花坠处禅心定:天花坠,指天空中飘落着五彩缤纷的花。禅心定,指禅宗的心念安定了。
贝叶翻时俗气收:贝叶翻,指佛经被翻动、诵读。俗气收,指世俗之气消散。
能事者:有才能的人,有作为的人。
原:原本,本来。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屏山寺景色和游寺感受的诗。诗的前四句主要从远望的角度描写屏山寺的自然美景和游寺的感受。“观风已遍上神州”一句,写诗人游览全国名胜古迹后,最后来到屏山寺,观赏风景,领略大自然的奥妙。“路入祇园景更幽”,写诗人进入祇园寺后,看到的风景更加幽美。“苔径雨馀偏却暑”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屏山寺内幽静宜人的环境。
接着四句写屏山寺内的景物和游山的感受。“天花坠处禅心定”,说在天空中飘洒五彩缤纷的花朵时,禅宗之心就安定下来,这体现了禅宗的意境。“贝叶翻时俗气收”,说当佛经被人翻阅诵读时,尘世中的世俗之气就消失了,这表达了对佛法的虔诚敬仰。
末二句写屏山寺中有才之人很多,而诗人也自愧不如。诗人通过游寺的亲身体验,体会到了佛教教义的深邃内涵和禅宗的奥妙境界,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对于佛学的敬仰之情。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上的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