鹫岭幡幢下界来,先令滕六净氛埃。
微风不动灯如昼,明月初升乐似雷。
宿卫万夫严虎旅,从官千骑驻龙媒。
衮衣俨在通明殿,一朵红云拥不开。
【译文】
登上法会的那天,十五日,身着衮衣冕冠,乘车来到法会地点。傍晚的时候迎佛,由公侯百官到法筵供佛,行大礼,奏乐用善世曲等。
在十四日微雪呈祥之后,不久便开霄了,那晚上星星月亮在天空中闪烁,风露湛寂,丝竹迭奏,灯火交辉,礼仪之盛,前古莫及。赋迎佛礼,送佛。
其一
鹫岭幡幢下界来,先令滕六净氛埃。
微风不动灯如昼,明月初升乐似雷。
宿卫万夫严虎旅,从官千骑驻龙媒。
衮衣俨在通明殿,一朵红云拥不开。
【注释】
鹫岭:指梵语阿弥陀山。
滕六:滕文公。
微风不动灯如昼:微风不动,所以灯烛明亮如白昼。
宿卫:古代皇帝出行时随行的警卫人员。万夫:指一万人,泛指众多的兵士。虎旅:指威武之师的军队。从官:指侍奉帝王或大臣的属员。龙媒:指天子的车驾。衮衣:即衮服,是周代皇帝所穿的礼服。冕:古代帝王、贵族戴的帽子。通明殿:指皇宫中的殿堂。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赞迎请法会的诗。首联“鹫岭幡幢下界来,先令滕六净氛埃”写法会的地点和举行的时间。鹫岭,即阿弥陀山,为佛教净土宗所信奉的西方极乐世界。下界来,意谓法会降临尘世。滕六,指滕文公,当时滕国国君,他派人迎接法会。净氛埃,即净化尘埃。
颔联“微风不动灯如昼,明月初升乐似雷”写法会的盛大场面。微风不动,则天光皎洁,灯光如同白天一样明亮;明月初升,乐声大作,好像雷霆一般响亮。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突出表现了法会的隆重与庄严气氛。
颈联“宿卫万夫严虎旅,从官千骑驻龙媒”进一步描写了法会的盛大场面。宿卫,指守卫京城的禁军;虎旅,指雄壮威武的军队;从官,指侍奉帝王或大臣的属员。千骑,指一千骑兵;龙媒,指皇帝的车驾。这两句诗通过对仪仗和随从人员的描写,进一步突出了法会的隆重与威严气氛。
尾联“衮衣俨在通明殿,一朵红云拥不开”则是对诗人自己的形象描绘。衮衣,指皇帝所穿的衣服;通明殿,指皇宫中的重要殿堂。这两句诗通过描述诗人身着衮衣、站在通明殿上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法会的向往和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佛法的虔诚和信仰。
此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这首诗通过描绘法会的盛大场面以及诗人自身的形象描绘,展现了唐代社会的繁荣与佛教的昌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向往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