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庐高下翠微间,石磴迢遥次第攀。
藤杖藉支苍藓滑,竹扉尝掩白云闲。
檐前老鹘将雏立,树里孤僧负钵还。
独上孤峰西望远,日斜烟雾暗江关。
【注释】
牛首山:在今江苏南京市南,有牛头山、虎头山二峰,故名。精庐:指僧舍。翠微间:形容山色深绿。石磴:石级。次第:一步步地。藤杖:即藤萝,一种蔓生植物,可作拐杖。苍藓滑:指苔藓覆盖。竹扉:竹制的门。尝:常。掩:遮蔽。檐:房檐。老鹘(hú):乌鸦的别称。将雏立:指乌鸦孵小。孤僧:孤独的僧人。负钵:背着行囊。回:归来。孤峰西望远:指从山顶向西望去。日斜:夕阳西下。雾:指云气或云雾。烟:指山间的薄雾。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是诗人游览金陵牛首山时的即兴之作。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意境幽美。前四句描绘了登山途中所见景色,最后两句写登顶眺望所见。
首联“精庐高下翠微间,石蹬迢遥次第攀”。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山中寺舍高高低低,隐现在浓密的树荫之间,石级的路伸向远方,层层叠叠,一步一步往上爬。此联为第一联,写登山时所见。“精庐”指寺庙。“翠微间”指寺院周围郁郁葱葱的林木之中,隐隐约约的山峰之上。“石蹬”指石台阶。“迢遥”是形容山路遥远而曲折。“次第”是一步步地。“攀”是攀登的意思。此句写出了作者登山途中所见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颔联“藤杖藉支苍藓滑,竹扉尝掩白云闲”。“藤杖”是指用藤做成的手杖,借以表示隐居生活。“藉支”是用藤做的拐杖支撑身体,不致跌倒,也表明作者的身体状况不佳,需要借助拐杖行走。“苍藓滑”是说苔藓覆盖在地面上,脚下一踩,就滑倒了。“竹扉”是竹编的门,这里用来指代寺庙。“尝掩”是曾掩蔽的意思,“白云闲”指的是天空中的白云悠闲自在的样子。这句写登山过程中所见的自然景象以及作者所经历的艰辛。
颈联“檐前老鹘将雏立,树里孤僧负箒还”。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寺庙的屋檐上,一只乌鸦正在孵小鸟。“孤僧”指独自一人的僧人,“负箒”意思是背着行囊。这句话写的是作者在登山途中看到的一幅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尾联“独上孤峰西望远,日斜烟雾暗江关”。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独自登上了山峰向西眺望远处的景色,只见太阳已经西斜,周围的烟雾弥漫,看不清江面的情景。这句是写作者登上山顶后的所见所感。“孤峰西望远”,表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向往。“日斜烟雾暗江关”,则表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境遇的感慨和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南京牛首山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