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真纯织不成,寒波濯涤绝纤尘。
白云影落茆檐夜,晴雪光涵斗帐春。
拥鼻想无天上梦,禦寒偏济世间贫。
要知谁与同清苦,窗外梅花是故人。

【注释】

楮(chǔ)被:用楮纸做成的被子。楮,一种植物,纤维可造纸。 一幅真纯织不成,寒波濯涤绝纤尘。 楮(chǔ):楮纸,即用楮皮或楮叶制成的纸张。真纯、清苦:指楮被的质地纯净、朴素。

寒波:寒水之波。濯:洗涤。 白云影落茆檐夜,晴雪光涵斗帐春。 茆檐:茅草覆盖的屋顶。斗帐:竹篾编成的帐子。 御寒:抵御寒冷。偏济世间贫:唯独能救济世间贫穷的人。 要知谁与同清苦,窗外梅花是故人。 要知:想要知道,了解。谁与同清苦:谁能与自己一起忍受清贫。

赏析:

《题楮被》为诗人于淳祐五年(1245)在福建建安所作。诗人因遭弹劾被贬而居闽中,生活十分困苦。此诗借题楮被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情怀。

前四句写楮被的质地纯净,朴素无华,它虽然不能像锦缎那样华丽富贵,却能像楮一样洁白如玉;它的制作虽然简单,但洗去浮沉,洗净纤尘,不沾半点尘埃。“一床白素绢,半匹绿罗纱。”这两句写出了楮被的质地纯白、色泽朴素、制作简捷的特点。

后六句写楮被虽不华贵却能抵御寒冷的恶劣天气。寒冬时节,北风刮起,寒波滚滚,但那楮被仍能抵挡住严寒,丝毫不受影响。“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中的“白雪”与“寒波”相比,前者更具有普遍性和抽象性,后者则更具体、形象化;“白雪”可以撒盐来比拟,“寒波”却不能用其他事物来比况,这就突出了寒波对楮被的冲击更大。

诗人接着写道:“白云影落茆檐夜,晴雪光涵斗帐春。”夜晚时,月光洒在茅屋上,映出白色的光影;春天时,阳光照射在斗帐上,使斗帐显得格外明亮、鲜艳。这里写的是冬夜的景象。“晴雪”与“白云”、“明月”相对比,更能显示出冬夜的寂静和宁静;而“晴雪”则与“白云”、“明月”形成鲜明对比,更加显出斗帐的鲜艳明亮。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楮被的喜爱之情以及希望有人与他一同度过清苦生活的心愿。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楮被的喜爱之情以及对他人的美好祝愿。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的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