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母耻干禄,湖村笔代耕。
经书于口授,孝友在躬行。
开帐烟篱晓,篝灯雪牖明。
自今邻壁鼠,应怖夜吟声。

【注释】

皇甫处士:指皇甫曾。西塾:古时读书的地方。

养母耻干禄:养母,即侍奉母亲。耻干禄,即以做官为耻。

湖村笔代耕:在湖边的村庄用笔代替耕作(指隐居)。

经书于口授:经书,即儒家经典。于口授,指口传。

孝友在躬行: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都在自己的实践中进行。

开帐烟篱晓:打开帷帐,看见炊烟缭绕的篱笆。

篝灯雪牖明:点燃油灯,照见雪光透进窗子。

邻壁鼠:邻居家的老鼠。

应怖夜吟声:应该害怕这夜晚的吟诵声音。

【赏析】

《赠皇甫曾》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归隐生活的赞美。全诗通过描写皇甫曾隐居生活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其高洁品质和崇高志趣的赞赏之情。

首联“养母耻干禄,湖村笔代耕”,直接点明皇甫曾不慕荣利、归隐湖山的生活态度。皇甫曾的母亲年老体弱,他不愿为官,选择退隐江湖,过着田园生活,用自己的笔墨来代替耕作。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他对母亲的孝顺和关爱,也展现了他追求自然、淡泊名利的人生理想。

颔联“经书于口授,孝友在躬行”,进一步描绘了皇甫曾隐居生活的情景。他口传经书,践行孝道与友爱之谊。这表明他在隐居生活中依然保持着对学问的追求和对道德修养的注重。他的这种行为不仅体现了他深厚的学识和文化素养,也彰显了他的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

颈联“开帐烟篱晓,篝灯雪牖明”,具体描绘了皇甫曾隐居生活中的细节。他推开竹制的帐篷,看到炊烟缭绕的篱笆;他点燃油灯,看到雪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皇甫曾隐居生活的美好画面,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尾联“自今邻壁鼠,应怖夜吟声”表达了诗人对皇甫曾的深深怀念。他担心自从皇甫曾离开后,家中的老鼠不再受惊扰,因为他知道皇甫曾的吟诵之声足以让它们感到恐惧。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也暗示了诗人对友人隐居生活的关注与牵挂。

这首诗通过对皇甫曾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高尚的品德和追求自然的情怀。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和对其生活方式的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