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外溪水落,溪田如掌平。
门稀车马迹,林隐木鱼声。
行道石犹古,转经窗自明。
寒云常借榻,户口有柴荆。

【解析】

“寺外溪水落,溪田如掌平”的意思是:寺庙外面溪水缓缓流淌,溪边田地像平地。“寺外溪水”,指的是“溪水落”,即寺庙外的溪水在冬天渐渐停歇。“溪田如掌平”,指的是“溪田”,指溪水边的田地。此句写出了冬日景色的特点;“寺外溪水落,溪田如掌平”是诗的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地点和背景,也点出了诗人所要描写的景物。

“门稀车马迹,林隐木鱼声”。意思是:门前车马稀少,树林里传出木鱼的声音。“门稀”,是指“寺外溪水落,溪田如掌平”,因为天气寒冷,所以车辆稀少。而“林隐木鱼声”则描绘的是寺院中的静谧景象,树木掩映中传来木鱼的声音,更显幽静。这两句写出了冬日寺院的宁静景象。“门稀”与“林隐”相照应,“车马”与“木鱼”形成对比。

“行道石犹古,转经窗自明”。意思是:行道石依然古老,转经窗自己发亮。“转经窗”,是指佛教徒用来礼拜佛祖、诵读经典或祈祷的供具,一般用铜片制成,可以转动,故称。“转经窗自明”,是说转经窗在寒冷的夜晚自己发光。“行道石犹古”则写出了冬日寺庙的沧桑感,行道石历经风霜,依旧屹立不倒,见证了寺庙的历史。这两句既写出了冬日景色的特点,又写出了寺庙的沧桑感。

“寒云常借榻,户口有柴荆”。意思是:寒冷的云朵经常停留在我搭的小床上,家里人口多,有柴火和竹篱笆。“寒云常借榻”,是说冬天寒冷的云朵常常留在自己的小床上面,说明作者对冬天的喜爱之情。“户口有柴荆”,是说家里有柴草和竹篱笆,说明家中的生活状况。这两句既写出了冬日景色的特点,又写出了作者的生活状况。

【赏析】

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前二句写冬日景色;后二句写冬日生活。

第一首写景,写景中又以寺外溪水之落和溪田之平作引子,为下文写人、写事作铺垫。

第二首写冬日生活。从“门稀”、“林隐”、“行道石犹古”等句子可以看出,此时已至寒冬腊月。“寺外溪水落,溪田如掌平”一句,既写出了冬日景色的特点,又暗示了时令的变迁;“门稀”、“林隐”、“行道石犹古”三句既写出了寺外溪水之落和溪田之平,又写出了冬日山林之静、生活之贫。最后两句写冬日生活,“寒云常借榻”一句写冬日之寒冷,“户口有柴荆”一句写家之简陋,但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本诗语言质朴自然,平淡之中却见真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