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江城春色好,何处追游堪醉倒。
黄鹄山西汉水头,白云拥出黄鹤楼。
朱甍碧槛高千尺,雄冠江南二百州。
重城阁道东风满①,散步临风纵登览。
石镜题诗岁月悠②,琐窗呼酒烟霞暖③。
景物争奇双眼明,荀公费公何处寻④。
神仙已矣豪华尽,唯见长江流古今。
凤凰鹦鹉青不了⑤,高唐大别空芳草⑥。
烟雨新晴湘水春,孤帆影落巴陵道⑦。
北极遥瞻王气舒⑧,五云深护玉皇居⑨。
会须乞得纯阳鹤⑩,铁笛吹风朝太虚⑾。
【注释】
①东风满:春风拂动,楼阁的檐角和窗槛都沾满了春色。②石镜:指楼前的岩石。③琐窗:雕饰精美的窗子。④荀公、费公:指东汉初年的名臣荀悦(字仲豫)和王允(字子师),他们曾在楼上饮酒赋诗,后因作《荀君咏》而闻名于世。⑤凤凰鹦鹉:传说中的珍禽异兽。青不了:形容颜色鲜艳,永不凋谢。⑥高唐、大别:古地名,今属湖北省,是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⑦巴陵道:指通往巴陵郡的道路,在湖南省境内。⑧北极:指天极,即正北方向。⑨五云:古代传说中天上有五彩祥云环绕着玉皇大帝的住所。⑩会须:一定要,必须。⑩纯阳:指道教中的纯阳真人张果,传说他曾修炼成神,驾鹤飞升。⑾铁笛:指道士所吹奏的笛声。朝太虚:指神仙之境,也比喻高远的境界。
【赏析】
此诗为登黄鹤楼之作,作者自注“时年五十,官至侍御史”。诗中描绘了黄鹤楼一带的景色及诗人登临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
首句写二月江城春色好,正是诗人游览黄鹤楼的好时机。次句说何处追游堪醉倒。诗人想借酒消愁,但酒力不济,醉意难生,只好以美景来解忧。
第三句写黄鹄山西汉水头,白云拥出黄鹤楼。这是诗人眼中的黄鹤楼,是诗人心中的理想世界。
第四句写朱甍碧槛,雄冠江南二百州。黄鹤楼高耸入云,气势非凡,是江南第一楼。
第五句写重城阁道东风满,散步临风纵登览。这里诗人把自然风光与历史名人结合起来,表现了诗人对黄鹤楼的喜爱之情。
第六句写石镜题诗岁月悠。诗人在此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
第七句写琐窗呼酒烟霞暖。诗人在此留下了许多佳话,如曹操曾在此设宴招待文人名士,刘备也曾在此设坛拜谒诸葛亮等。这些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
第八句写景物争奇双眼明,荀公费公何处寻。这里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美好的景色与那些被贬谪的官员们相比,表达了对他们的怀念之情。
第九句写神仙已矣豪华尽,唯见长江流古今。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反问句,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第十句写凤凰鹦鹉青不了,高唐大别空芳草。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凤凰鹦鹉比作青翠欲滴的芳草,将高唐大别写成了一片空荡荡的地方,以此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向往。
第十一句写烟雨新晴湘水春,孤帆影落巴陵道。这里诗人用了一个比喻句,将烟雨新晴的湘水春天比作一幅美丽的画卷,将孤帆的影子落下巴陵道的画面写得如诗如画,让人陶醉其中。
第十二句写北极遥瞻王气舒,五云深护玉皇居。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夸张修辞手法,将北极的天空比作一个巨大的宫殿,将五云深深护住玉皇大帝的居所,以此来表达自己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和祝福。
最后两句诗写会须乞得纯阳鹤,铁笛吹风朝太虚。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典故,说自己一定要得到纯阳鹤这样的神仙之鸟,用铁笛吹起清风吹拂着天空,朝拜那高远无垠的太虚境界。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