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清江旧草堂,野人原自爱沧浪。
岂因俸薄轻中垒,敢谓风高卧上皇。
雨后看山初扫径,日斜临水更移床。
门前欲种桃千树,看取花枝过短墙。
《甲寅春日江村即事三十首 其二》是明代朱谋晋的作品,此诗通过描绘江边村庄的景色和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解释:
- 第一句“一曲清江旧草堂,野人原自爱沧浪”:描述了诗人在一片清新的江河旁找到了自己的草堂,这里的“沧浪”指的是宽阔的江水,象征着自由和开阔。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的深深热爱和内心的自由追求。
- 第二句“岂因俸薄轻中垒,敢谓风高卧上皇”:这句诗反映了诗人虽然生活简朴,但并未因此感到自卑或者放弃自我。他敢于面对自然的强大力量,即使风高也选择像帝王一样卧于高处,表现出一种超脱和勇敢的态度。
- 第三句“雨后看山初扫径,日斜临水更移床”:描写了诗人在经历了一场雨后,看到山林被雨水洗净,小路也被清扫干净的情景。诗人还提到了自己在河边重新调整床位的动作,这不仅是对环境的适应,也是对生活的一种调整,体现了他对环境变化的敏感反应和适应能力。
- 第四句“门前欲种桃千树,看取花枝过短墙”:诗人想要在家中门前种植上千棵桃花树,以此来迎接春天的到来。这里的“花枝过短墙”不仅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也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同时,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反映出作者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