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囊纱帽燕居时,草阁疏帘对曲池。
松待晴云梳短发,梅经冻雨折高枝。
沙禽自濯凫翁没,水獭方喧乌贼知。
落日郊原看野色,绿波春浦怨江篱。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思想情感及写作技巧的把握。要求学生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概括诗歌的主题思想,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诗歌的思想价值、审美意义等。本题中,“隐囊纱帽燕居时,草阁疏帘对曲池”是全诗第一句,“隐囊纱帽燕居时,草阁疏帘对曲池”描写的是一幅宁静闲适的田园图景。“燕居”指安居,“隐囊纱帽”是诗人的自况。“燕居”表明了隐居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归隐田园的愿望;“隐囊纱帽”则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情怀。而“草阁疏帘”则是写诗人的住所,“对曲池”则是写诗人所居的环境和情趣。“燕居”“草阁”“疏帘”“曲池”四词连用,形象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图。“松待晴云梳短发,梅经冻雨折高枝”,这两句描写了梅花与柳树两种景物,它们都处在冬春之交的时节,所以有“待”字。“松待晴云梳短发”是说松树枝条因受冷而收缩如人梳理,显得十分瘦弱,而松叶却依然翠绿如故。“梅经冻雨折高枝”是说梅花在严寒中傲立不屈,经受住了风雪的打击。“柳条”“松叶”“梅枝”三词连用,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两种景物各自独特的姿态。

“沙禽自濯凫翁没,水獭方喧乌贼知。”这是第二联,“沙禽自濯”写的是水鸟在沙滩上嬉戏的场景。“凫翁”即野鸭,这里用“凫翁”代指野鸭。“沙禽”“凫翁”两词连用,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水鸟在沙滩上嬉戏的情景。“水獭方喧乌贼知”写的是水獭在水中游动,乌贼在水下潜行的情景。“水獭”就是獭类中的水獭,它喜欢生活在水边,以鱼虾为食;“乌贼”是一种海生动物,善于钻洞而行,常在水中活动。“水獭”“乌贼”两词连用,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水獭与乌贼各自独特的生活习性。

“落日郊原看野色,绿波春浦怨江篱”是第三联,“落日”“绿波”“江篱”三词连用,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夕阳下的风景画。“落日郊原看野色”,写的是落日余晖映照下的郊外景色,给人以一种苍茫辽阔之感。“绿波春浦怨江篱”,写的是春天里江边的美景以及诗人对此景色的喜爱之情。“江篱”就是江边的堤岸,这里用“江篱”来代表江边的美景。“江篱”两词连用,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绿波”“江篱”两词连用,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这种景色的喜爱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甲寅年的春日之作。诗的前半部分写了一个宁静闲适的田园图景:诗人像隐囊纱帽一样安于隐居的生活,在草舍中对着曲池悠闲自得。后半部分则通过对比手法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一种是在严冬中傲然屹立的梅花,一种是在春风中舒展枝叶的柳条。最后一句以江堤旁的杨柳为背景,将眼前所见与心中所怀融为一体,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整首诗结构紧凑、意境优美、情感真切。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