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月令重阴晴,每看春图记五行。
稻圃雨多嫌谷日,麦田风最怯清明。
占乌旧信江南俗,叱犊时闻谷口声。
村市朝来竞箫鼓,朱幡使者远催耕。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农家月令重阴晴,每看春图记五行。
  • “农家月令” 指的是农时的节气和农事活动。”重阴晴” 指的是阴雨和晴朗的天气交替出现。”每看春图记五行” 表示农民在春耕时会查看历书(春图),按照书中的五行(木、火、土、金、水)安排耕种的顺序。
  1. 稻圃雨多嫌谷日,麦田风最怯清明。
  • “稻圃” 指的是稻田,”谷日” 指的是收割后的休息时间。”麦田” 指的是小麦田,”风最怯清明” 表示农民害怕清明时节的强风,因为这时小麦苗可能被风吹断。
  1. 占乌旧信江南俗,叱犊时闻谷口声。
  • “占乌” 指的是观察鸟类的活动,以预测天气变化。”旧信” 表示这些鸟的叫声与过去的气候相符。”叱犊” 指的是驱赶牛犊的动作,这是农民为了保护庄稼而进行的农活。”谷口声” 指的是从田间传来的牛犊叫声,反映了农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1. 村市朝来竞箫鼓,朱幡使者远催耕。
  • “村市” 指的是农村集市,人们在那里交换商品。”竞箫鼓” 表示集市上的热闹景象,人们吹奏乐器,敲打鼓乐,庆祝丰收。”朱幡使者远催耕” 表示朝廷派出使者到各地催发租税,要求农民尽快耕作。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农家生活的描述,展现了唐代农村的风貌和农民的生活状态。诗中的“农家月令”描绘了农民根据农事活动安排时间和顺序的生活场景。“稻圃雨多嫌谷日,麦田风最怯清明”则表达了农民对于不同农事阶段对天气的不同需求和感受,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适应。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生动地反映了唐代农村社会的风貌和农民的生活状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