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何处客愁轻,异国飘零见弟兄。
岂乏猪肝供旅食,还从牛耳订宗盟。
柳边棹倚离亭笛,花下杯残别院筝。
君入秦淮予入郢,断行时有暮鸿声。
《寄讯辽府用极兄》是明朝诗人朱谋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绘了作者身处异乡时对故乡的思念以及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感情。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 作者简介:
- 朱谋晋,字康侯,号公退,明宗室,太祖第十七子宁王朱权七世孙。少而英敏,读书修辞。结庐蛟溪,在龙沙之北,躬耕赋诗,郊居耕钓之作,词指婉约,有唐温、许,宋陆游之流风。
诗词原文:
天涯何处客愁轻,异国飘零见弟兄。
岂乏猪肝供旅食,还从牛耳订宗盟。
柳边棹倚离亭笛,花下杯残别院筝。
君入秦淮予入郢,断行时有暮鸿声。注释译文:
- 诗句“天涯何处客愁轻”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和寂寞感。
- “异国飘零见弟兄”可能指的是在异国他乡中见到的兄弟姐妹,表达了兄弟间的情谊。
- “岂乏猪肝供旅食”中的“猪肝”象征着食物的匮乏,表达了生活的艰辛。
- “还从牛耳订宗盟”中的“牛耳”可能是指某个组织或团体的领导地位,表示诗人虽然身处困境但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仰。
- “柳边棹倚离亭笛”中的“柳边”和“离亭笛”可能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哀伤。
- “花下杯残别院筝”中的“花下”和“别院筝”可能描述了一种安静而又忧伤的氛围,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内心的复杂感受。
- “君入秦淮予入郢”中的“秦淮”和“郢”可能分别指向两个不同的城市或地区,表达了诗人在不同地方的生活经历和感受。
- “断行时有暮鸿声”中的“断行”和“暮鸿声”可能描绘了一幅孤独而又凄凉的画面,表达着诗人对于未来的不确定和忧虑。
-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的心境和情感变化。从孤独到兄弟之情,再到对未来的思考和忧虑,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深刻理解。同时,诗中也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元素,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还具有深刻的思想价值。
朱谋晋的《寄讯辽府用极兄》不仅是一首充满情感的作品,更是一篇充满智慧和哲理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