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雨济八荒,万物皆精爽。
遥岑敛白云,岩壑尽轩敞。
啼莺舞林麓,民乐更何想。
树底清风生,花馨送至往。
野人入市沽,沽毕还山上。
庶士问民瘼,王纲仁义掌。
智人若峰峦,天下有所仰。
埋云叠嶂松,微音琴抚响。
【诗句释义】
这首诗的首两句“时雨济八荒,万物皆精爽”意思是说,时雨滋养着八方大地,使得万物都显得精神抖擞。这里的“时雨”指的是及时的雨水,它滋润着大地,使得万物都得到了滋养。而“济八荒”则意味着这种雨水不仅滋养了陆地上的植物,也滋润了江河湖海里的水族。
“遥岑敛白云,岩壑尽轩敞”描绘了一幅山高云低、岩壑开阔的景象。这里的“遥岑”指的是远处的山峰,它们被云雾缭绕,显得更加神秘和壮观。而“岩壑”则是指山间深邃的洞穴和峡谷,它们被云雾遮掩,显得更加幽深和神秘。
接下来的“啼莺舞林麓,民乐更何想”表现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这里描述了鸟儿在树林中欢快地鸣叫,人们也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快乐和满足。这里的“啼莺”指的是鸟儿的鸣叫声,而“舞林麓”则是指鸟儿们在树林中的自由飞翔和翩翩起舞。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让人们忘却了尘世的烦恼,只想享受这份宁静和喜悦。
“树底清风生,花馨送至往”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这里描述了树木底下吹来的清风,以及花朵散发出的香气。这种自然的风和花香让人感到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之中。
“野人入市沽,沽毕还山上”表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这里的“野人”指的是生活在乡村的普通人,他们到市场上去购买所需的物资,然后再回到山上继续过着简朴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让人们远离城市的喧嚣和繁华,回归自然和宁静。
接下来的“庶士问民瘼,王纲仁义掌”表现了百姓对国家治理的关注。这里的“庶士”指的是普通百姓,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希望国家能够治理得更好。而“王纲”则是指国家的法律和制度,这里的“仁义掌”则是指国家能够遵循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来治理国家。这种关注国家治理的态度让人们对于国家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智人若峰峦,天下有所仰”表现了智者如同高山峻岭般令人敬仰。这里的“智人”指的是有智慧的人,而“峰峦”则是指高大险峻的山峰。这种比喻表达了人们对智者的敬仰之情,认为他们是引领社会进步的领导者。
“埋云叠嶂松,微音琴抚响”则描绘了一个安静祥和的场景。这里的“埋云”指的是将云雾掩埋起来,使天空变得明亮;而“叠嶂松”则是指山峰之间郁郁葱葱的松树。这种景象让人感到宁静和安详,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之中。同时,“微音琴抚响”则是指轻柔的音乐声,给人一种平和的感觉。
【译文】:
春雨普降,滋润着八方大地,让万物焕发生机。远处的群山渐渐被云雾所笼罩,岩壁峡谷间显得开阔明亮。鸟儿在树林中欢歌舞蹈,人们在这里感受到了快乐。树下吹来的清风吹拂着脸颊,花儿散发出的香味沁人心脾。农夫进城卖完东西又回到了山上,平民百姓询问国家大事。有智慧的人如同高山般伟岸,让世人仰望。隐藏在云雾中的山峰被松树覆盖,轻音乐在空气中回荡。
【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田园风光和人文情怀的诗歌。诗中描绘了春雨滋润大地、群山云雾缥缈、鸟儿欢快歌唱、农夫进城卖货等场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活的丰富多彩。同时,诗歌也通过赞美智者、平民百姓和有智慧的人的形象,表达了对正义和仁爱的追求。此外,诗歌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