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发从飞将,长驱下玉关。
秋霜明宝剑,朔雪拥雕鞍。
晓角边城苦,悲笳旅梦残。
何时净疆埸,歌吹入长安。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束发从飞将,长驱下玉关。”
- 解释:这里“束发”指的是古代男子成年后束起头发表示成年,“飞将”指汉代名将李广,“长驱”意为快速前进。此句描绘了一个年轻的将领,随军出征到遥远的玉门关。
- 译文:少年时期我就跟随勇敢的李将军出发,迅速穿越了遥远的玉门关。
- 注释:玉门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边关之一,位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敦煌市西北,古代丝绸之路的要道。
- 赏析:通过“束发从飞将”展现了年轻将领的英气与决心,而“长驱下玉关”则形象地描绘了军队的迅速和英勇。
第二句:“秋霜明宝剑,朔雪拥雕鞍。”
- 解释:此处“秋霜”与“朔雪”均用以形容天气的寒冷,“明宝剑”与“拥雕鞍”分别描绘了手持利剑、坐骑装饰华丽的场景。
- 译文:秋风凛冽中我手执利剑,雪花纷飞时我的座驾被装饰得更加华丽。
- 注释:秋天的霜降和冬日的寒风为诗增添了几分凄厉之美,同时也反映了将士们不畏艰苦的豪情。
- 赏析:通过“秋霜明宝剑”和“朔雪拥雕鞍”,诗人塑造了一幅战士在严寒中仍不失威武雄壮的画面。
第三句:“晓角边城苦,悲笳旅梦残。”
- 解释:此处的“晓角”即清晨吹响的号角,象征战事开始;“悲笳”则是悲伤的笛声。
- 译文:清晨号角声响起时,边城的苦难愈发明显,我那因战争而破碎的梦境也随之凋零。
- 注释:边疆地区的生活艰苦,战事频繁导致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将士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战争带来的苦难的深刻感受。
第四句:“何时净疆埸,歌吹入长安。”
- 解释:这里的“净疆埸”是指恢复国家的和平与疆土完整,“歌吹入长安”意味着胜利的消息传到京城。
- 译文:我期待着什么时候我们能够彻底平定边疆,凯旋的消息传遍长安城。
- 注释:长安是当时的政治中心,也是诗歌常见的意象,代表着繁荣和安定。
- 赏析:最后一句寄托了作者对于国家和平的深切期望和对胜利的热切期盼。
总结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一位青年将领在边疆战争中的艰辛和不屈,以及他对家国未来的深深关切。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战争场面的刻画,表达了将士们的英勇无畏和对和平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