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行值残腊,长程催短景。
天寒须易冰,叶脱木无影。
挥鞭发长城,露湿衣袖冷。
迤逦度云汉,邂逅逢峻岭。
缅怀董学士,曾此憩夐静。
突兀数尺碑,其文信蔚炳。
往事浮云空,几年孤此境。
兹山真自幸,四牡又来骋。
留诗继前贤,顿觉仙凡迥。
而我苦驽缓,古训蒙不省。
何幸接词源,飞流激奔猛。
涯涘不能窥,况敢得要领。
无心和阳春,有怀徒耿耿。
愿言借馀光,破我心昏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的山行图,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中“客行值残腊,长程催短景”两句,以简洁的诗句开头,描绘出冬季旅行的场景。这里的“残腊”指的是冬至后的最后一个月,即腊月,这是一年的尾声,同时也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而“长程催短景”则表达了旅途的艰辛与时光的飞逝。这两句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苦闷与无奈。
“天寒须易冰,叶脱木无影。”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冬天的严寒景象。这里的“易冰”意味着天气寒冷到足以让冰融化的程度,而“叶脱木无影”则形象地描述了树木失去了叶子,变得光秃秃的样子。这种景象既真实又富有诗意,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雪白的世界之中。
“挥鞭发长城,露湿衣袖冷。”这两句则转向了另一个场景。诗人挥鞭驱马,向着远方的长城进发。而在这过程中,他感到了寒风透骨的凉意,以至于衣袖都湿透了。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艰难困苦,更透露出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迤逦度云汉,邂逅逢峻岭。”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继续前行,终于穿越了云层,进入了高山之巅。这里的“云汉”指的是天空中的白云,而“邂逅逢峻岭”则意味着在旅途中遇到了险峻的山峰。这两句不仅展示了诗人旅途中的壮丽景色,更表达了他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诗人对自己过往经历的回忆与感慨。“缅怀董学士,曾此憩夐静。”诗人回忆起曾经在此地与董学士一起度过一段宁静的时光。这里的“董学士”可能是一位文人或学者,而这段回忆则为诗人带来了片刻的安宁与宁静。然而,诗人很快又回到了现实之中,感受到了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
“突兀数尺碑,其文信蔚炳。”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眼前的景象。眼前的石碑突兀地耸立在那里,上面刻着的文字清晰可见,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古老的故事。这两句既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敬畏之情,也表达了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往事浮云空,几年孤此境。兹山真自幸,四牡又来骋。”这两句则总结了诗人的感慨与思考。过去的岁月如同浮云般飘散而去,而诗人却依然坚守在这个孤独的境地之中。而这座山却真正值得庆幸的是,它依然屹立不倒,等待着人们的回归与驰骋。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现状的认同与接受,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冬日山行的描绘与对历史遗迹的回忆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领悟。同时,这首诗也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山水诗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