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朝金马重文章,三十余年适瘴乡。
共羡史迁飙石室,谁怜贾傅老潇湘。
披图月就金陵堕,飞梦云牵玉垒长。
方外游踪元不系,欲将瓢笠问江阳。
郭第得乡字
先朝金马重文章,三十余年适瘴乡。
共羡史迁飙石室,谁怜贾傅老潇湘。
披图月就金陵堕,飞梦云牵玉垒长。
方外游踪元不系,欲将瓢笠问江阳。
注释: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怀古诗,通过对古代文人的描绘来抒发诗人自身的情感。诗中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遭遇和自己的生活经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展望。
译文:
在先朝的金马门中,我们被重视文采和才华。然而,三十多年了,我们却一直生活在瘴气弥漫的环境中。
我们都羡慕司马迁的才情能够驰骋于石室之中,而谁又能够理解贾谊的才能最终只能老死在潇湘之地呢?
我们在夜晚披星戴月地来到金陵,仿佛看到了石室中的月光坠落;我们在梦中被云朵牵着前往玉垒山的长路。
我们的旅行踪迹虽然自由,但并不依赖于外界,就像瓢和笠一样,我们是自由的。
赏析:
这首诗以“郭第得乡字”开篇,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先朝金马门中的人物,展现了自己的才情被埋没的现状。同时,他也对那些能够在石室中自由驰骋的历史人物表示羡慕,希望自己的人生也能有所成就。
第二句“三十余年适瘴乡”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生活背景。他长期生活在瘴气弥漫的土地上,这对他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接下来的两句“共羡史迁飙石室,谁怜贾傅老潇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的才士们的深深感慨。他们虽然才华横溢,却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甚至最终只能在萧瑟的环境中默默度过余生。
第四句“披图月就金陵坠,飞梦云牵玉垒长”则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将诗人的想象与历史人物的经历相结合,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在石室中畅游的情景,也仿佛被云雾牵引着前往遥远的玉垒山。
最后一句“方外游踪元不系,欲将瓢笠问江阳”则再次强调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他虽然身在方外,但他的心境却是自由的,不受任何束缚。他渴望像古人那样,能够找到自己的归宿,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