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梅花自可怜,折来谁为寄西川。
八行欲附铜鱼使,四海争谣白雪篇。
滇水山川增气色,锦江花柳隔风烟。
何时一棹穿巴峡,得就扬雄问《太玄》。

【注释】金大舆:指诗人自己,“怜”字为自谦之词。人日:农历正月初七,即人的生日。梅花:指梅花盛开的冬天。西川:四川一带。铜鱼:古代传递公文的使者,用铜铸成鱼形,故称。“欲附”:想附上。四海:指四面八方。白雪篇:指《白雪歌》。锦江:四川成都的别称。巴峡:指三峡之一的巫峡。扬雄:西汉辞赋家,曾作《太玄经》三卷,今存一卷。《太玄》是研究易经的一种哲学著作,内容艰深,难以理解。

【赏析】诗题下有小注:“时在成都。”从诗题看,这是一首咏梅抒怀之作。诗人以梅花自喻,表达了他希望出仕、报效国家的愿望,同时也抒发了他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全诗构思新颖,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性。

第一联“人日梅花自可怜,折来谁为寄西川”,写诗人因怀念家乡,特意折下梅花寄给远方的朋友。诗人以梅花自喻,表示自己虽身居异乡,但心仍系着家乡。“西川”,泛指南方地区。诗人通过折梅寄友的举动,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也透露出他渴望为国家效力的雄心壮志。

第二联“八行欲附铜鱼使,四海争谣白雪篇”。“八行”指书信的格式。“铜鱼”指铜质的邮船,古代传递公文的使者用铜铸成鱼形,故称。“四海”指全国各地。“争谣白雪篇”指四方传颂《白雪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远在他乡的生活和工作的不适应,以及他对家乡人民的思念之情。

第三联“滇水山川增气色,锦江花柳隔风烟”。“滇水”指云南的水。“滇水山川”指云南的山水。“锦江”指四川省成都市的河流。“花柳”指花木和杨柳。诗人通过对昆明的山水和成都的花木进行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美好祝愿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第四联“何时一棹穿巴峡,得就扬雄问《太玄》”。“巴峡”指长江三峡之一的巫峡,位于四川省东部。“扬雄”指扬雄,西汉辞赋家,曾作《太玄经》三卷,今存一卷。诗人通过想象自己乘船穿越巴峡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实现报国理想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同时,他也借此表达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以及对国家的忠诚。

这首诗以梅花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和远在他乡的孤独感;通过描绘云南的山水和成都的花木,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对实现报国理想的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