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钟山拥晋京,门前淮水为谁清。
即看江令还家日,不作平原羁宦情。
异代风流草市宅,故园离乱柘林莺。
东田见说堪行乐,莫怪经旬懒入城。
诗句释义及赏析#### 首句:“千古钟山拥晋京”
- 解释:描述了钟山在历史上的辉煌和其在地理位置上对京城的包围。钟山作为南京的象征,代表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沉淀。
- 注释:钟山(南京的著名山脉,历史上有众多文人骚客在此赋诗作赋),晋京(指北京,古代称为燕京或京师)
- 赏析:开篇便点明主题,即钟山的历史价值和它在地理上的位置重要性。
次句:“门前淮水为谁清”
- 解释:门前的江水为何会如此清澈,暗示着某种变迁或是人事的变化。这里的“淮水”特指长江的支流之一,常用于比喻政治或社会环境的变迁。
- 注释:门前,此处可以理解为作者居住的地方。淮水,指位于江苏省北部的一条重要河流。
- 赏析: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表达了一种时间的流逝带来的变化感受,也隐喻了政治局势的动荡或个人命运的转折。
第三句:“即看江令还家日,不作平原羁宦情”
- 解释:想象到了自己家乡的宁静日子以及远离官场烦恼的心态。江令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个人物,其生活状态与作者形成了鲜明对比。
- 注释:江令,古代诗人或官员的名字,象征了一种归隐生活的理想。平原,通常指广阔的田野,这里用来比喻繁华而复杂的都市生活。
- 赏析: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束缚的厌恶。
第四句:“异代风流草市宅,故园离乱柘林莺”
- 解释:提到了一个时代的变迁,草市变成了现代的住宅区,而自己的故园却因战乱而变得荒凉。
- 注释:异代,表示不同朝代;风流,这里指的是文化或艺术的繁荣;草市宅,指过去繁华的商业区,现为住宅用地;故园,指故乡;柘林莺,即黄莺,常被用来代表春天的景象。
- 赏析:通过描述历史变迁和个人经历,展现了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不幸的感叹。
末句:“东田见说堪行乐,莫怪经旬懒入城”
- 解释:虽然听说东田(可能是一处休闲之地)很适合游乐,但作者却因各种原因(如懒散、不适等)迟迟不愿前往。
- 注释:东田,可能是一处园林或休闲场所;行乐,指享受生活的乐趣;经旬,指十天时间;入城,指回到城市中。
- 赏析:这句反映了作者的一种矛盾心理,既渴望逃离现实的压力,又难以摆脱对日常生活的需求。
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南京钟山的描述,引出对历史和政治背景的回忆,进而表达了对过去平静生活的怀念和对当前不如意状况的无奈。诗中穿插的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的交织,使得整首诗既有深沉的感慨,也有对自由生活的憧憬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