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杜夺幽色,秦淮客路遥。
青莲邀笛步,绿锁赛工桥。
柔雨生三径,残烟认六朝。
梦归南浦里,几个别魂消。

以下是对这首诗《白下集沈生予明府席上赋得春草》的逐句解析:

  1. 芳杜夺幽色,秦淮客路遥
  • 芳杜:指春天的杜若,一种香草。
  • 幽色:这里形容杜若的颜色深沉且不张扬。
  • 秦淮客路:秦淮河,南京著名的河流,这里指的是诗人的旅途或生活背景。
  • :形容距离遥远。
  • 注释:描述了春天里,杜若在秦淮河畔生长,颜色深沉,给人一种遥远而幽深的感觉。
  1. 青莲邀笛步
  • 青莲:通常指莲花,这里可能是指诗人的一种心境或象征。
  • 邀笛步:邀请笛声一同行走,可能是为了表达某种情感或体验。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和象征,展现了一种超脱现实的艺术境界。
  1. 绿锁赛工桥
  • 绿锁:形象地描绘了桥梁被绿色植物覆盖的情景。
  • 赛工桥:可能是一种具有历史意义的桥梁,或者是诗人心中的某个重要地点。
  • 赏析:这句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面。
  1. 柔雨生三径,残烟认六朝
  • 柔雨:柔和的雨,给人以舒适和清新的感觉。
  • 三径:古代的一种庭院布局,三条小路交错成网。
  • 残烟:指傍晚时分的烟雾。
  • 六朝:南朝的宋、齐、梁、陈等六个朝代,这里可能是指南京的历史。
  •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引发了对历史和文化的联想,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和内涵。
  1. 梦归南浦里,几个别魂消
  • 南浦:通常是指南京的南面,靠近长江的地方。
  • 梦归: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 别魂消:形容诗人因离愁别绪而感到悲伤,仿佛灵魂都消散了一般。
  • 赏析:这句诗以梦境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过去时光的留恋。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对历史文化的怀念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受。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明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