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不从乱命,不从乃尊亲。
婢父阴有报,结草能胜秦。
吁嗟乎康公,而心胡不仁。
三良既云殉,国事亦以湮。
细读黄鸟诗,令人泪沾巾。
【解析】
- 题魏颗结草图(《左传·成公三年》):晋国大夫魏武子去世,他的儿子魏颗继承爵位为公爵。晋悼公要杀死魏颗,大臣祁奚推荐他的仇敌解狐。解狐被任为相国,祁奚请求辞官,说:“谁能够比得上我呢?”国君说:“你的仇人是谁?”祁奚回答说:“我的仇人只有两个人。”国君问:“是哪些人?”祁奚回答说:“一个是我的仇人解狐,另一个是我儿子魏颗的仇人臼季。我死后,请国君把我的仇人解狐交给魏颗,让我儿子的仇人臼季去接替我。”国君说:“你真贤德啊!我听从你了。”于是,魏颗杀了他的仇人。后来,秦国攻打郑国,郑文公派使者告诉秦伯:“晋国有两公子,一个叫魏颗,一个叫赵盾。他们都是晋国的栋梁之才,如果让他们来统治国家,一定会出现乱子。”秦伯说:“很好,我一定要把他们杀掉。”于是,秦伯派人去杀魏颗,魏颗逃到秦国。秦伯说:“你是我们的敌人,你为什么要跑到我们这里来呢?”魏颗回答说:“我的先君是您的大舅父,我先君是你们的舅父,您和我们先君是姻亲关系。现在我逃亡到贵国,是按照贵国的命令行事的。如果您不给我留一条活路,那么,我就只好死在这里了。我听说贵国有一位贤明的君子叫祁奚,我请求把他引荐给您,您就让他担任中军尉吧!”秦伯同意了。
- 不从乃尊亲(《左传·成公三年》):晋悼公要杀死魏颗,大臣祁奚推荐他的仇人解狐。解狐被任为相国,祁奚请求辞官,说:“谁能够比得上我呢?”国君说:“你的仇人是谁?”祁奚回答说:“我的仇人只有两个人。”国君问:“是哪些人?”祁奚回答说:“一个是我的朋友解狐,一个是我的朋友祁午。我死后,请国君把我的仇人解狐交给魏颗,让我儿子的仇人祁午去接替我。”国君说:“你真贤德啊!我听从你了。”于是,魏颗杀了他的仇人。后来,秦国攻打郑国,郑文公派使者告诉秦伯:“晋国有两公子,一个叫魏颗,一个叫赵盾。他们都是晋国的栋梁之才,如果让他们来统治国家,一定会出现乱子。”秦伯说:“很好,我一定要把他们杀掉。”于是,秦伯派人去杀魏颗,魏颗逃到秦国。秦伯说:“你是我们的敌人,你为什么要跑到我们这里来呢?”魏颗回答说:“我的先君是您的大舅父,我先君是你们的舅父,您和我们先君是姻亲关系。现在我逃亡到贵国,是按照贵国的命令行事的。如果您不给我留一条活路,那么我就只好死了,我听说贵国有两位贤明的君子,我请求把他们引荐给您,您就让他们在您的身边吧!这样,您就可以得到他们的帮助了。”秦伯答应了。
- 婢父阴有报(《左传·成公三年》):晋国大夫魏武子去世,他的儿子魏颗继承爵位为公爵。晋悼公要杀死魏颗,大臣祁奚推荐他的仇敌解狐。解狐被任为相国,祁奚请求辞官,说:“谁能够比得上我呢?”国君说:“你的仇人是谁?”祁奚回答说:“我的仇人只有两个人。”国君问:“是哪些人?”祁奚回答说:“一个是我的朋友解狐,一个是我的朋友祁午,还有一个是我的仇人箕襄。我死后,请国君把我的仇人箕襄交给魏颗,让我儿子的仇人祁午去接替我。”于是,国君把箕襄交给魏颗,让魏颗处置。魏颗杀了箕襄,并把尸首埋在街市上。
- 结草能胜秦(《左传·成公三年》):魏国大夫魏颗在逃亡时,经过秦国,秦穆公想杀他。有人建议用五寸厚的铠甲裹着车轮辗压他,魏颗脱下帽子向天叩拜谢罪说: “我的先君是秦穆公的舅父,我的先祖是秦穆公的姻亲。现在,我逃亡到贵国,是按照贵国的命令行事的。如果我死了,那么我就只好死在贵国的土地上了。如果让我活着回去,那么我就只好死在贵国了。现在我逃亡到贵国,是按照贵国命令行事的。请您不要让我死在贵国的土地之上。”秦穆公说:“很好,我答应你!”于是就放了他。魏颗在逃亡中路过郑国时,郑文公派使者告诉秦伯说:“晋国有两位公子,一个叫魏颗,一个叫赵盾。他们都是晋国的栋梁之才,如果让他们来统治国家,一定会出现乱子的。”秦伯说:“很好,我一定要把他们杀掉。”于是就派人去杀魏颗、赵盾。魏颗逃到秦国,秦伯说:“你是我们的敌人,你为什么要跑到我们这里来呢?”魏颗回答说:“我的先君是您的大舅父,我先君是您的姻亲,现在逃亡到贵国,是按照贵国的命令行事的。如果让我回去,那么我就只好死在贵国的土地上了。现在我逃亡到贵国,是按照贵国的命令行事的。请您不要让我死在贵国土地之上吧!”秦伯说:“你真贤德啊!我听从你了。”于是,魏颗杀了他的仇人。后来秦国攻打郑国时,郑文公派使者告诉秦国说:“晋国有两位公子,一个叫魏颗,一个叫赵盾。他们都是晋国的栋梁之才,如果让他们来统治国家的话,一定会出现乱子的。”秦国说:“很好,我一定要把他们杀掉。”于是就派兵去进攻郑国。郑文公说:“这是您自己的事,为什么要让晋国来承担这个责任呢?”秦伯说:“很好,我听从了你的话!”于是出兵攻打郑国。
- 吁嗟乎康公(《诗·小雅·北山》):叹惜声词,用于表达哀痛、悲叹或叹息等情绪。《礼记·檀弓上》载:“卫献公将死,谓从者曰:‘南荆之阳,虎豹可俯而攫也,无所畏忌。’言其气义也。”意思是说卫国献公临死前感叹说:“南方有老虎有猛犬,我可以趴在上面而不会被咬死。这是指他壮年时志向远大,但后来被小人蒙蔽而失去理想。如今,我即将死去,想到那些小人却仍然蒙蔽君主而不能除掉,因此感到十分痛心。”
- 三良既云殉(《左传·成公三年》):晋国的公子们因为害怕被杀而自杀身亡。晋悼公要杀死魏颗。大臣祁奚推荐他的仇人解狐。解狐被任为相国,祁奚请求辞职。他说:“谁能够比得上我呢?”国君说:“你的仇人是谁?”祁奚回答说:“我的仇人只有两个人。”国君问:“是哪些人?”祁奚回答:“一个是我的朋友解狐;一个是我的朋友祁午;还有一个是我的仇人箕襄。我死后,请国君把我的仇人箕襄交给魏颗,让我儿子的仇人祁午去接替我。”于是国君就把箕襄交给魏颗。魏颗杀了箕襄。
- 国事亦以湮(《左传·成公三年》):晋国的国内政局混乱,最终灭亡了。
- 细读黄鸟诗(《诗经·黄鸟》):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女子在黄鸟飞过时哭泣的情景。
【赏析】
- 此篇所选四句均出自古代诗文名篇佳作,且每句都有注释。第一句“死不从乱命”,意谓宁死不屈于乱亡之命而不从逆耳的乱命;第二句“不从乃尊亲”指不从叛逆者则亲近尊长;第三句“结草能胜秦”意为以微小之力就能战胜敌人;第四句“叹惜声词”指对死者的哀叹惋惜之声。四句诗句分别出自《左传·成公三年》、《左传·成公三年》、《左传·成公三年》与《诗经·北风》。此诗表达了作者对魏颗宁死不屈、忠于正义、勇斗强敌的精神的赞扬之情。
- 本篇译文如下:
魏颗在逃亡路上经过秦国时被秦军俘虏。秦穆公想杀死他,大臣祁奚推荐他的仇敌解狐;解狐当了宰相后,祁奚请求辞职;他说:“谁能够比得上我呢?”国君说:“你的仇人是谁?”祁奚回答说:“我的仇人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我的朋友解狐;一个是我的朋友祁午;还有一个是我的仇人箕襄。我死后,请国君把我的仇人箕襄交给魏颗,让我儿子的仇人祁午去接替我。”国君把箕襄交给魏颗。魏颗杀了箕襄并埋尸于街市上。
- 本篇译文如下:
晋国大夫魏颗在逃亡途中路过秦国时被俘。秦穆公想杀死他。有人建议用车辐压死他,魏颗脱帽向天叩拜并谢罪说:“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