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满虚庭,皎然如秉烛。
鸣蝉咽无声,巢鸟惊还宿。
忽忆卧岩人,怅然乱心曲。
烟树千万重,苕溪如在目。
有书未得通,有地何由缩。
入口匪刀圭,春风面如玉。
悠然养谷神,遐龄端可卜。

有怀凌卧岩

月色满虚庭,皎然如秉烛。

鸣蝉咽无声,巢鸟惊还宿。

忽忆卧岩人,怅然乱心曲。

烟树千万重,苕溪如在目。

有书未得通,有地何由缩。

入口匪刀圭,春风面如玉。

悠然养谷神,遐龄端可卜。

注释:

  1. 有怀凌卧岩:怀念凌卧岩的人或事。
  2. 月色满虚庭:月光洒满空无一人的庭院。
  3. 皎然如秉烛:月光明亮如同点燃的蜡烛。
  4. 鸣蝉咽无声:树上的蝉鸣声低沉而微弱,仿佛是在哽咽。
  5. 巢鸟惊还宿:栖息在树枝上的鸟儿被声音惊醒后,又回到了原处。
  6. 忽忆卧岩人:突然想起了与凌卧岩有关的某人。
  7. 怅然乱心曲:内心充满了惆怅和混乱的情绪。
  8. 烟树千万重:树木和烟雾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无数的层次。
  9. 苕溪如在目:苕溪的景象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10. 有书未得通:想要写信但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
  11. 有地何由缩:如何找到合适的地方来居住。
  12. 入口匪刀圭:入口不是通过简单的工具或方法可以轻易进入的。
  13. 春风面如玉:春风拂过脸颊,让人感到皮肤光滑如玉。
  14. 悠然养谷神:悠然自得地修炼精神,养身健体。
  15. 遐龄端可卜:长寿的寿命完全可以预料。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作品,通过描绘月色、鸣蝉、巢鸟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内心的不安。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将自然景象和情感融为一体,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同时,诗人也在诗中透露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向往,展现了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