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马临高台,迢迢但草莱。
雀罗人事改,花发夕阳催。
废井围荒棘,残碑没古苔。
雍门昔有泪,千载思悠哉。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的考查,主要集中对诗歌内容、手法、主题、思想情感等进行分析。解答时注意认真阅读选项,根据诗歌的内容,结合题目要求进行比对分析。

本题中,“逍遥台”是作者的自号,意指作者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境界。“逍遥”一词出自《庄子·逍遥游》,原指神游八极之外,超然物外,后用来形容人心境自由,无拘无束,也指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下马临高台”,诗人在山野间行走,看到高高的台上,不禁驻足,想要登高远眺,但见草莱丛生,一片荒凉。“迢迢但草莱”,草莱丛生,说明此地曾经繁华,而今却荒芜破败,表达了一种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雀罗人事改”,昔日繁花满枝的雀罗树如今凋零了,昔日热闹的人来人往的场面早已消失不见,表达了对世事沧桑的感叹。“花发夕阳催”,夕阳西下,花开如雪,美好的景象让人陶醉,但也暗示着美好时光的易逝,表达出了作者的感伤和无奈之情。“废井围荒棘”,废弃的井被荆棘缠绕,四周荒凉,表现了作者对往日繁华的回忆以及对现状的哀叹。“残碑没古苔”,残破的石碑被苔藓侵蚀,已经无法辨认当年的碑文,表达了对历史的遗忘,同时也反映了现实的凄凉。“雍门昔有泪,千载思悠哉”,雍门是春秋时期的一位贤臣,他因直言进谏而被免官流落他乡,晚年郁郁而终。诗人以此自况,表达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历史沧桑、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答案】

译文:

我骑着马来到一座高台前,只见那高台之上草木葱茏,杂草丛生,一片荒凉之象。往日繁华之地如今已成废墟,曾经热闹非凡的场景已然消失殆尽。废井被荒棘围绕,石碑已被侵蚀得面目全非。想起昔日雍门先生因直言进谏而被罢官流落他乡,最后郁郁而终,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悲愤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逍遥台为题,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诗的前两句通过对逍遥台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沧桑的感慨。而后四句则是诗人对过去辉煌不再的现实景象的感慨和追忆。诗中多处运用典故和比喻,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