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灵擘山见元玉,送落澄潭从潜伏。
水荡沙磨不记年,万丈精光长上烛。
一朝网罟出深渊,变化为金岂浪传。
渔子欲分分不得,至今墨线尚依然。
神物还真乃常性,形芳质重坚而莹。
至宝无劳雕琢功,分明留作人闲磬。

【注释】

巨灵擘山见元玉:传说中巨灵神劈山开道,露出玉石,所以用“元玉”指代。

万丈精光长上烛:指石磬有如万丈高的明灯,永远照亮人们的心灵。

渔子欲分分不得:形容石磬的价值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神物还真乃常性:指石磬具有神奇的性质,是大自然赋予的常性之物。

形芳质重坚而莹:“形”指的是石磬的形状,“芳”指的是石磬的质地,“重”指的是石磬的重量,“坚”指的是石磬的材质坚硬,“莹”指的是石磬的表面光滑。

至宝无劳雕琢功:指石磬本身已经是完美的,不需要再经过雕刻加工。

分明留作人闲磬:意思是说石磬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应该被用来欣赏,而不是用于捕鱼。

【赏析】

这首诗以赞美石磬为主题,通过对石磬的描述,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艺术美的追求。诗中的关键词“神物”、“常性”、“精光”、“网罟”等,都体现了作者对石磬独特性质的赞叹以及对其价值的认识。

首句“巨灵擘山见元玉”,描绘了一幅巨灵神劈山开道,露出玉石的画面,象征着大自然的伟大与神秘。接下来的句子“送落澄潭从潜伏”,则描述了石磬落入清澈的潭水中,静静地潜伏在那里,没有受到外界的干扰。这里的“澄潭”和“潜伏”两个词,都暗示了石磬本身的纯净与宁静。

接下来的几句则更加深入地描绘了石磬的特点。“水荡沙磨不记年,万丈精光长上烛”,这句话表达了石磬历经风雨而不衰,其光芒万丈,如同永不熄灭的明灯一样照亮着人们的心灵。“一朝网罟出深渊,变化为金岂浪传”,这里则是说石磬一旦脱离了深渊,就会变成黄金一样珍贵,不会被轻易流传出去。最后两句“渔子欲分分不得,至今墨线尚依然”,则是表达了石磬的价值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它就像一根永远不会改变的墨线,一直延续到今天。

整首诗通过对石磬的描写,传达出了对大自然和艺术美的深深敬畏,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